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7|回复: 0

当代中国“老板”的信仰与信仰实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4 19: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向平

                                      

 

                                        中国当代民营企业家的信仰问题受到大众关注(资料图片)

 

       在一般社会舆论看来,中国当代民营企业家对社会责任漠视的原因之一是信仰缺失。然而,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并不是他们没有信仰,而是他们的私密式信仰难以进入公共行动领域,建构一种信仰共同体,进而在一个职业共同体之中,发挥公共信仰的群体制约功能。

 

  老板们并不缺乏信仰

 

  与中国老板普遍没有信仰的说法正好相反,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如今中国工商企业界的老板们,几乎都有自己的信仰。这些中国社会的强势群体——老板阶层,他们或者是信仰中国人普遍信仰的财神、风水、面相……,或者是信仰佛教道教,或选择了基督教。虽然他们的选择精神关怀方式和信仰路径有所差异,但他们在自己选择和委身的信仰之中,应当说已经为自己找到了“安身立命”的一席之地。但是,不同的信仰,就会产生不同的信仰实践方式;而不同的信仰实践方式,就有可能导致对社会责任的不同回应,也会导致极其不同的社会效应。

 

  当代中国老板作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逐步发育起来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崛起和构成,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的成败得失,他们的信仰及其实践方式,对于中国人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信仰重建和社会重建等方面,无不具有重大影响。

 

  依照中国人的信仰模式,往往有私人信仰与公共信仰的差别。信仰方式不同,信仰的实践方法和信仰的最后效果就会大相径庭。私人信仰,仅仅关注个人的功利得失,关注个人的心神是否安定,关注个人的财产能否得以安全,甚至是以一种非常隐秘的方法,求神保佑他们的各种钱财收入。公共信仰与此相反。它不仅仅关注个人的精神安定、价值皈依,同时还要以个人的信仰为基础,把个人的信仰与他人的信仰共享。

 

  笔者曾经观察过若干家一度发展却最终倒闭的工商企业。他们的老板不是没有信仰,而只是私人的信仰。他们的信仰局限在个人的烧香拜佛、风水大师的秘密指点以及私人的精神安定层面;甚至不顾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规范,过于依赖“大师”的秘密指点,以八卦、风水、算命等方法来左右公司、企业的决策。这种私人信仰及其实践方式,当然不可能去建构一种以公司、企业为共同体的休戚与共的信仰模式。言其为信仰缺失而导致腐败堕落,其实也不为过,但企业管理层面的问题应当更重要。至于什么都信的老板,当然比什么都不信的老板要好一些。他们毕竟是心存敬畏,精神向往。但是,什么都信,不等于就有了真正的信仰。特别是那些私密式的信仰,实际上还是私人的东西,仅关乎私密的自己,难以进入公共行动领域,建构一种信仰共同体,进而在一个职业共同体之中,发挥公共信仰的群体制约功能。

 

  老板们的私人信仰,必不等同于企业、公司的信仰;老板们的私人信仰,并不一定能够理解社会责任,建构为社会责任的承当基础。这种私密信仰,本质上还是中国人的“精神走私”传统,既无关大局,亦无伤大雅。

 

  老板基督徒:公民信仰的一个雏形

 

  学术界对浙江省基督教现状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城乡经济的发展之中,许多基督教徒的身份已经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演变,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宗教现象即“老板基督徒”。

 

  他们有的是出身于基督教传统家庭,有的是经由朋友的介绍走进了教堂,有的是心灵关怀信奉了基督教,更有的则是因为民营企业管理之需而选择了基督教信仰。相对于绝对人口而言,老板基督徒的人数可能不会很多,但是在民营企业老板中,他们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群体。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选择了基督教信仰,不过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经济资本为基础,进入了一个天天在竞争、日日有危机的世界,需要一种信仰来支撑。

 

  于是,这些老板基督徒把他们的信仰带进了他们经营、管理的公司和企业,试图或已经把他们的私人信仰与他们的公司和企业融为一体。其中最明显的信仰表达方式,就是这些老板基督徒往往喜欢使用“天心”、“神力”、“神和”、“神信”、“迦南”等基督教传统术语,为自己的企业或公司命名。至于他们特别热衷的信仰实践方式,就是一些老板基督徒会在公司、企业的规章制度之外,另外增添一层属于基督教信仰的精神关怀和规范,另设有与圣经、基督教信仰紧密相关的职员守则。

 

  他们没有把信仰作为个人的私密,而是把它宣告出来,甚至行出来。通过他们的言行、公司的管理、企业的聚会或市场合作伙伴等方式,他们把他们的职业共同体、商业经营活动,当做了他们的信仰实践模式。虽然他们在招聘职员的时候,没有明白打出广告说,企业喜欢招聘具有基督教信仰的职员;但一些应聘的工人,亦曾听说老板基督徒不克扣工资,而喜欢去寻找那些老板基督徒开办的公司、企业。

 

  正是这些老板基督徒,通过他们的公司和企业,利用他们手中的职业组织,大多把他们的私人信仰建构为具有某种信仰特征的信仰群体,建构为一种能够彼此分享的信仰模式。特别是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老板基督徒也会随着职场人士对于信仰的特别需求,把职业共同体和信仰共同体的双重打造,予以了最好的结合,通过公司、企业的制度安排,把个人的信仰表达为一个职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念。在这里,私人信仰经由职业群体的表达与实践,可说是呈现了现代公民信仰所应当具有的社会分享特征,并且在公司、企业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生活领域,打造了一种特殊语境中的公共信仰,或准公共信仰。而相对于那种个人、私密式的信仰方式而言,老板基督徒的信仰方式就应当是一种建构中的公民信仰了。

 

  基督徒企业:职业共同体的信仰实践

 

  所谓的基督徒企业,就是因为基督教信仰对于信仰群体、信仰团契特征的强调,使老板基督徒不局限于私人信仰或个人的精神关怀方式,却是结合了他们的公司和企业,并且以自己的企业、公司及其运作结构作为他们实践其基督教信仰的共同体基础。所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一些经济比较发展的城市中,目前已出现了一批具有这样一些信仰共同体特点的“基督徒企业”。

 

  正是这种“基督徒企业”,在这些私营或民营的企业组织之中,公司组织或企业主的权威基本取代了固有的行政权威。它们立足于市场空间,依靠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故而以民间的组织权威把私人信仰与职业共同体的管理权威整合起来。他们以其拥用的职业共同体,建构了公司、企业中的信仰中心,从而超越了固有的制度。为此,可以说,他们的公司、企业,具有相应的组织权威,进而能够取代固有体制的行政权威,建构起属于他们自己信仰的组织权威;而他们自己选择和委身的基督教信仰,却又建构了一块“信仰飞地”。

 

  所以,当你走进一家公司的时候,当你在这家公司门口或大堂墙上读到与基督教有关的文字的时候,你就用不着困惑了。这不是教会,而是一家具有基督教信仰共同体特征的现代企业。这样的公司成员,也许大多会具有基督的信仰,同时也严格遵守着该公司自己制定的若干原则。既要有工作的热诚,也要具备专业的学问和技术,更强调公司团队的成功,最终在其中获得个人的荣誉。

 

  当老板基督徒设法把一个职业群体与信仰群体整合起来的时候,一个职业共同体也就得以建设起来了,甚至是在使用职业共同体的途径来重建社会规范、社会信任乃至社会信仰。正如马克斯·韦伯说过的那样:“当追求财富与道德自律同步发展时,才能达到现代企业家的最高境界。”老板基督徒的信仰方式及其“基督徒企业”的发展模式,应当就是把财富的追求与道德的自律两相结合的一个尝试。尽管这些“基督徒企业”及其新教伦理并不得力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反而可能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但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命题,亦应当能够在中国社会获得一次真实的验证与讨论了。 

 

  基督徒企业家联谊会:职业-信仰共同体的双重打造

 

  在某些基督徒企业家联谊会,这种职业共同体与信仰共同体相互整合的象征行动,那是更有意思。

 

  在南方,一家基督徒企业家联谊会现已有成员150多人。会员皆为工商及专业界基督徒,他们不分教会,不分宗派,每周聚会一次。 这种模式,乃是一种组织性比较强的分会运作。每一分会的组织架构很完整,除交流心得外,还经常举办福音餐会、茶会,广邀福音朋友,举办工商经营、财务、家庭、婚姻、医学、心理等讲座,以服务工商界和整个社会。 

 

  他们要组织基督教徒企业家联谊会致力于在他们的职业组织中,建构一个能够隶属于公司、企业组织的信仰共同体。他们建构了一种理想,不仅把企业家对财富的创造视为一种责任,同时也希望能够把对财富的使用,也看做是一种责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或许还会见证这样一种事实:创造财富是一种信仰,使用财富同样也是一种信仰;最后把财富的创造和使用,共同建构为一种社会信仰的实践和表达方式。

 

  由此观之,以往对企业家无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种批判,似有流于皮毛之嫌。这不仅仅是社会责任的缺失,而是缺乏那种能够建构一个职业共同体或信仰共同体的基本结果。正是这种职业共同体与信仰共同体之间的制度性隔阂,导致了企业家即使具有个人的私己信仰,却亦无法建构一个能够成为职业共同体集体行动的价值根源。而一个企业或公司,如果缺乏了这样一个价值根源,它们的社会责任,往往是要化私为公,大打折扣的。

 

  换言之,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被强调,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了一个企业的社会信仰。无信仰基础的社会责任,同样也招致了无信仰的社会批判。这样的社会批判,常常会使一个企业、一家公司的社会责任落为空话。或者说,社会共同体缺席,信仰无从安身,导致了企业家无法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只能为了个人虚名而履行所谓的社会责任了。

  

  (作者单位系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学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4-11-15 11:57 , Processed in 0.0408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