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4|回复: 0

清教徒知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0 15: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教徒知多少
黄玉燕摘写

  
  「清教徒就是生怕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会表现快乐的样子。」有人对他们有如此误解的印象。事实不然,清教徒阅读优良书刊,享受听音乐的乐趣;他们吃饭的时候也喝啤酒,在婚礼中畅饮;他们游泳、滑雪、打猎、钓鱼……。
  
  早期移民到麻塞诸塞州的一伙人当中,有超过一百个牛津、剑桥的毕业生,一位历史学者称那时的麻州为「世界上教育程度最高的社区。」他们到达新大陆六年之后,虽然还在为基本的生存披荆斩棘,却建立了哈佛神学院。清教徒期望教会的传道人有高等的学历。他们的妇女虽没有接受学院的教育,却都识字而且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小孩开始学习字母,就有一套福音ABC读本,A'“In Adam's Fall we Sinned all."到Z,"Zacheus he did climb the tree his Lord to see "
  
  清教徒殷勤做工,但不像现今的资本主义者,他们把公共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而且只赚取微薄的利润。在新英格兰,根本没有失业的事,曾经有一个外来的访客见证道:「七年之内,没有看过一个乞丐。」美国的清教徒主义(puritanism)源于十六世纪的英国,改革运动在欧洲展开之后,英国经过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莉一世,以及依莉莎白一世的长期统治,英国公民希望更确实决定这个国家新的教会面貌。他们经过强烈、痛苦的纷争,甚至流血。有些人热切地寻求促使更正教成为英国的生活和文化的实质,因此要求净化(purify)教会,这些人就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
  
  摆脱与传统天主教有关连的一切
  
  清教徒想要摆脱掉所有与传统天主教有关连的一切,单单让新约圣经来决定教会的准则,然而清教徒自身却因清教的方法不同而分裂。其中有人仍耐心地努力改革教会,一步一步,年复一年,而有些人则认为改革无望,于是脱离国家教会而建立一个以新约圣经为指南的新团契。他们原期待新王詹姆士一世要比依莉莎白宽大为怀,没想到他却宣告所有的异议份子必须归认国家教会,服从于英国主教,否则将被驱离,甚至处死。
  
  一六○七年,这群人逃往荷兰,数年之后,发现不是办法,他们的孩子须做苦工,长大了又像荷兰人,不像英国人。他们听见了新大陆来的召唤,怀著梦想,准备付昂贵的代价开始海外殖民之旅,当中的过程颇不容易。然而,终于在一六二○年,九月6日,大约有一百人从普里茅斯航向新大陆,他们在神面前,非常严谨地、神圣地,在「约」里结合成一个身体。两个月之后,「五月花号」在麻州的Cap Cod登陆,在那里很快建立了他们自己的普里茅斯。一六二○年,十一月11日,新移民在神和众人面前,严肃地相互立约,成立一个公民自治团体(政府),其治国原则是,殖民政府整体的利益必须在个人利益之先。
  
  渡过第一个艰苦的冬天时,将近一半的人死了,亏得印第安人帮助,教他们种作、捕鱼,使得后来的死亡率降低。白瑞德(William Bradford)于一六二二──一六五六年间,三十六次被选为政府首长,他是一个稳健的、有勇气的、经得起考验的领袖。
  
  英王查理一世对待教会的淫威比先王更甚,在英国本土那些未曾脱离国家教会的清教徒在不得已的处境下,宁愿选择这条路──移民新大陆。一六三○年,七百人以温索(John Winthrop)为领袖,启程往新大陆,随后又有三百人、一千人跟进。一六三○年代出现了大移民潮,使麻州海湾区的人口增加到九千人。
  
  追求与神之间活泼的生命关系
  
  温索(清教徒律师)还在船上时,曾经向会众讲了一篇道「基督徒的社会公益责任」,他声明如果期望不在登陆之后遭遇灾难,正如在海上不遇到船难一样,百姓就必须遵行弥迦书六章8节所言:「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必须团结像一个人。而如果这样行,「神要做我们的神,并乐意住在我们当中。」他们就进入与神之间「约」的关系。
  
  温索认为清教徒探险的天路历程可以来证明一个国家如何可以兴盛,蒙神的祝福,他们要建造一个「在山上的城,众人看得见的。」政府的重任就是要看守这约有没有被打破,百姓在行为上、信仰上是否触犯了神。
  
  为了帮助人们跟从神,有传道人的派任和各处会堂的建立,会友也必须研读圣经,反省自己,走正直的路,所有的圣徒都要担负教会生命纯全正直的责任。
  
  清教徒追求与神之间一种活泼的生命关系,他们在公众的聚会和私人的灵修两方面都操练属灵的生命。
  
  清教徒每晚睡觉前、早晨起床后、星期六预备主日崇拜时,甚至主日早晚两堂崇拜之间,都要默想、祷告。晚间,他们回想白天的行为,为神的祝福感恩,认罪悔改,再次降服于神。醒来时,感谢神所赐的生命和救恩。每逢生日、新年,或感受到神明显的眷顾时,也都是「自我省察」的时刻。他们常在隐秘的祷告中,心被神溶化了。周间私下的聚会在传道人或有经验的基督徒带领之下进行。在这些聚会中引导个人真正悔改归向神,鼓励会友们公开承认信仰,让父母带著孩子和仆人经历神的恩典,信徒彼此激励在恩典中成长。家庭灵修通常在早晨上工之前,或用餐前简短的时间,或在晚上。他们逐章读圣经,当时已经有一本教会印的圣诗。在晚上,全家人一起承认他们的罪:「哦!让我们感觉基督死的大能治死我们肉身的罪。」早晨,他们为神的恩典感谢:「他更新了所加给我们的怜悯,」赞美神,因为他:「拣选了、创造了、救赎了、呼召、称我们为义、使我们成圣。」此外又有小组分家聚会,每周、隔周,或一个月一次。
  
  假如信徒参加了这所有的聚会,他们有一个传道人这么说:「当你死的时候,天堂对你不会是个陌生的地方,因为之前你已经到过那 一千次了。」讲道是基督王国的权杖,国家的荣耀新英格兰人的文学造诣较高,他们认为阅读也是得恩典的途径,不只是讲章,也包括一些著作,他们的出版品有讲章、小册、教义问答、灵修手册,「努力阅读,你会从其中吸取生命。」每主日有两堂三小时的崇拜,周间的「讲坛」,偶有禁食或感恩聚会,新英格兰人花很多时间在会堂 。没有哪一样活动像清教徒的讲台那样有力地塑造了信徒的生命。
  
  在移民初期的艰钜和辛劳里,最使他们快乐的,不是五谷丰收,新酒酿成,而是那八、九十个志愿离开英国加入殖民行列的清教徒传道人,他们所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带来喜乐和激励。那个时候只有少数人能读书,而更少数的人有钱买书,所以讲道是最方便最直接的感召信徒的方法,在崇拜聚会里,祷告往往持续一个小时,甚至更长,讲道则两个小时,清教徒一生可以听道约一万五千个小时。
  
  清教徒视讲道为基督王国的权杖,一个国家的荣耀,是承载生命和救恩的马车。
  
  甚至在他们极端的想法 ,只有讲道的人有权柄用神的话──惟一对的钥匙──打开进入天国的门。
  清教徒讲台的风格是朴实平板的,他们以平板的英文朴实地描述福音,反对夸张和花招的语言,「把箭头瞄准了射向会众的心和良知,而不是他们的头。」有人这么描述他们的传道人。这些风格朴实的讲章通常有四个简要的大纲:
  
  1.经文:选择一段经文,先解释它的字义、概念。
  
  2.教义:陈述本段经文神学上的意义。
  
  一般的应用:这段经文与圣经其他经文的参照,以及它所包含一般性的含义。
  
  个人的应用:这一部份要以第二人称来论述,讲员会询问会众是否接受在心里。
  
  讲员在讲道的时候被期许看起来要很自然,所以他们不会看著讲章、小抄。刚出道的,会把讲章完全写好,但是也只是浓缩,把它裁成手掌一般大小的纸片。
  
  周间的讲坛较多用来探讨神学难题,或某些特别的专题。
  
  清教徒对任何事情都不会抱持不冷不热的态度,何况对神的信仰呢?巴刻(J. I. Packer)如此说,以下是他对清教徒信仰的认识:清教徒主义,实质上,它是一个热烈的、回归圣经的运动。
  
  原属英国的部份清教徒移民到新大陆,是为了能够成功地建立一个共同的圣洁的团体,而这在英国,他们眼看是不可能达到的。清教徒渴望每一个人,每一个活动,每一种关系,都在神面前成为圣洁的,在这种诉求之下,圣经既是大宪章又是蓝图,圣经是创造主对每一个阅读者个别的教导,是透过圣灵所说,被记录下来的话,因此,所有的讲道都必须解经,有教导和应用,所有的证道都要默记下来,必要的时候做笔记,在家里重复温习,也要默想。
  
  大部份的清教徒认为圣经足够用在教会的任何事物上。曾有一位他们的传道人说:「我从未发现过圣经任何部份不能带著它的能力,它给人的益处,使一颗诚实的心灵喜悦。」清教徒所认识的神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三四6~7)他们发现在他身上这样的结合:善良和严厉,爱和圣洁,审判而有怜悯,可畏而又值得敬慕。
  
  清教徒教义的焦点放在人的重生和悔改上,救恩始于重生──一个人内在最核心的地方有了超自然的再造。重生带来悔改──转离罪,信靠十字架称义的应许,称基督为主。重生──悔改,是单纯的因果过程,是圣灵恩典的作为。没有这个过程,诚实的委身是不可能的。
  
  清教徒信仰的本质是:作为一个个体、公民、工作者、家庭的成员、地方教会的一份子,都要表现出对神的忠诚。他们相信对神不忠会带来审判,而所建立的神圣的团体,如果有审判临到,所有的人都会卷在其中。因此,爱邻舍,爱自己,爱神,都要导致所有的人彼此互相守望,以激励并彼此帮助,随时都朝向圣洁。
  
  清教徒看重,而且十分努力活出:
  
  一个有纪律、持守律法,自我省察,有谦卑的信心和盼望、忍耐、悔罪、祷告的个人生活。
  一个行善,在任何地方,只要有可能就施惠予人,而在自己家中尊荣神的,公诸于人的生活。
  一个诚心敬拜神,跟从一个忠心的传道人学习的教会生活。
  
  在这么说,这么做之后,假如根据圣经的标准来评判,真的不可能怀疑他们是对的。
  
  (取材自CHRISTLAN HISTORY issue 41(Vol. XIII, No.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4-11-23 02:54 , Processed in 0.0430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