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研究》 2007年第1期
网络全文首发:圣山网
对于《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皋督徒——宗教社会学个案研究》(高师宁著,香港:道风书社,2005年)这本书,作者自己表示这是她“从事宗教礼会学研究近二十年来的一次新探索”(395页),事实上,我们似乎也可以说这不仅是她个人的一次探索,更是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意义上的中圈宗教利社会学界的一个探索。 我认为本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强调信仰与生活。作者显然抓住了基督教作为一种生活中的信仰的这个认识,因此这项研究在学理上几次显明我们的研究应当更多切实地关注那些鲜活的信仰现象,将信仰放在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context)中进行观察和理解,而小仅仅足在空想的层次上,在文本(text)的层次上进行思辩性的建构或解构。
作者几次强调指出,这项研究乃是着眼于基督徒“个体”的,这甚至从“个体信仰的确立”、“个体宗教性之方方面面”、“宗教信仰对十个体的影响”等章节题目就可以看出。小过,需要注意的足,尽管作者描述的足北京一些基督徒的具体个案,但显然她的关注更主要的却是抽象的个体,而小足某个具体的个体。
(二)走出书斋与进入田野。在方法论的问题上,作者强调宗教礼会学的三个研究性质,即自觉地坚持置身于其研究对象之外来看待与解释宗教现象;价值中立;经验性,即任何理论或假设都必须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反对臆断和直觉。具体到研究方法上,作者提到了宗教社会学的六个主要方法,即跨文化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泫、控制实验法、参与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而她在自己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访谈、参与观察、发放问卷和分析问卷。作者提到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先后四次找了几个基督徒试填,并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反复修改一个月之后才最终定稿。经过这些程序后产生出来的这份问卷应该是比较完善的。
(三)附录长达70页。
本书的附录长达70页,这在一本不足400页的专著中实属罕见。
作者不厌其烦地将最初的课题设想、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的原始记录、访谈案例的原始记录,以及个案访谈名册都附在书后。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研究的意义最为重要的也许并不在于它自身乃是一项“宗教社会学个案研究”,而在于它试图提出一些研究课题,作为更多有志于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的参考。 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还有很多的缺憾,但作者对其发展满怀信心,她表示,“我仍然坚信,总有一天,随着众人的拾柴,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的火焰将会愈烧愈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必然也将愈来愈成熟。”(51页)我们且拭目以待,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