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0|回复: 0

网上崛起“第三种话语势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8 19: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傻很天真”、“很黄很暴力”、“打酱油”、“俯卧撑”……民间语文学者黄集伟将此命名为网络“雷词”,认为这些被记忆并广泛流行的语词和句子中,蕴含着大众的爱憎和喜悲,并逐渐变成一种民族的公共记忆。

 

    这些词语能否进入公共记忆不必过早下结论,倒是其对当下社会的即时效应不可忽视。可以说,每一

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比如“打酱油”来源于电视台关于“艳照门”的市民采访,现在却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代名词。当然,更多时候这表达的是假装不关心或不得不不关心的一种姿态。其他像“很黄很暴力”、“俯卧撑”等等,也有着不同的社会心理诉求,只有了解词语的语境者,才能读得懂个中意味。

 

    这是网友从日常社会中挖取的关键词。还有一些词语纯属网友原创,同样具有巨大话语爆发力。例如正龙拍虎、秋雨含泪、兆山羡鬼,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对重大新闻事件或现象的高度凝练和评判。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定的民意。比如说,网友模仿词典话语,对正龙拍虎进行释义,其一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做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其二指向公信力缺失。这就赋予该成语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构成大众专属话语体系的核心词汇。

 

    在朱大可《流氓的盛宴》一书中,对此就有形象而深刻的表述。他认为,以“哄客”群体的产生为标志,“第三种话语势力”已经在网络上崛起。这意味着,国家和知识精英的二元结构,正在转型为话语的三权分立——大众、国家和知识精英。这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全新牌局,并注定要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所谓“哄客”群体的形象及其行动力与朱大可所作定义有所不同。在他的定义中,“哄客”就是用酷语(暴力话语)、色语和秽语(脏词)对公共事件或人物进行道德——美学评判的匿名网民。然而,现在很难将上述网络流行语归入这三种话语类型。或者说,在当前话语格局下,再用“哄客”来定义部分网友,可能忽略了网络民意的正面意义。从正龙拍虎、秋雨含泪等网络流行语,可以看到公众不再仅是拐弯抹角地讽刺、嘲笑或怒骂,还采取了一种严肃、直接的批评方式。这或表明,在和其他话语体系较量中,大众话语确立了自身力量优势,从而变得更加自信。例如秋雨含泪一词,明显表达了公众对个别知识精英言行的解构。

 

    当然,网络“雷词”——姑且这么说——成为大众批判的话语武器,也有一个嬗变的过程。网络的早期发展,先是“大话”盛行,进而大规模进入社会批评领域,逐渐形成“雷词”这样一种大众批判利器。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雷词”既是大话话语的延续,也是一种新的大众批判方式。这是用“哄客”或“雷词”所无法全面概括的,它或许需要更为准确的重新命名。但不管怎么说,大众话语作为第三种话语势力的崛起及其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所谓网络民意,就在于此。(文 / 鹿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5-1-11 08:17 , Processed in 0.0303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