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8|回复: 0

独立的登记与依附的登记 刘同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8 0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雨中的磐石

在飓风五号(中国官方全国性逼迫城市家庭教会的内部代号)肆虐北
京之际,北京的家庭教会中出现了某些随风俯伏的事例。一是某某某
教会迫于压力考虑到“三自(即官方教会)”登记;此事立即被官方
广泛引用,作为典型诱导家庭教会前往“三自”登记。二是某某教会
在风潮中到“三自”登记,也引起一些教会的疑虑。近来又有所谓的
海归团契登记为“北京基督教两会加略山聚会点”;其教会在2007年
11月18日首次主日聚会时,更有北京“三自”的主要领导前往祝贺。
相对北京家庭教会数千个聚会点,这三个教会只是极少数。但这一动
向值得引起海内外教会的认真对待。

飓风五号期间,执政当权者“打压家庭教会.扶植三自势力”的策略
已经明确显露出来。当时,被逼迫的北京家庭教会普遍被要求前往
“三自”登记。在10月份再次刮起的逼迫风潮中,敦促前往“三自”
登记,依然是首要内容。5月被勒令停止聚会的某某某教会,因为不
耐国家安全部门的反复骚扰,直接询问这次逼迫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
(“到底要我们干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到‘三自’登记”(所
谓的底线)。

对于在逼迫之中坚守多年的家庭教会,还不至于被这点风潮摧倒。上
述那个讨到官方底线的教会,当即就回复了自己教会的底线:就是不
去“三自”登记。但是,对于家庭教会的某些边缘部分以及与家庭教
会有关的海外福音组织,却有较大的影响。上述三个准备或已经登记
在“三自”下面的教会都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海归的成分。虽
然这类教会被称之为“海归教会(或团契)”,实际上,从海外来的
人士在数量上并不构成教会成员的多数。不过,其主要同工一定来自
海外。(2)教会成立的时间较短。(3)教会的大多数成员信主时间
非常短。(4)教会成员主要由年轻的专业人士构成。(5)教会的负
责同工原本来自台湾。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此次浪潮冲击的对象和家
庭教会内部可能出现动摇的部分。

对海外来华的机构与个人,此次执政当权者采取了打压结合的策略。
在上海,内蒙,湖南,官方都曾向前来进行福音或培训工作的机构或
个人提出:若坚持在家庭教会活动,官方将采取对其不利的行动;如
愿意把该活动转到“三自”举行,官方将保证提供更大更好的场地,
并组织更多的人参加。在内蒙,当来自美国的福音机构同意与“三
自”合办,官方真得履行了诺言,还有当地宗教局,民政局,文化局
的局长光临捧场。在如此的诱惑之下,海外的福音机构真得好好地站
稳脚跟。有些机构认为,无论我们跟谁合作,毕竟福音传开了。但
是,从中国福音事工的全局看,这种合作真的加大了福音的传播吗?
原本我们十个朋友买了十张票一块儿看戏;有一个流氓在剧场门口把
我们截住,说:“我让你进去看戏,只要你帮助我把你哥们的九张票
拿过来。”你能说:“虽然我帮他抢走了九张票,毕竟有人进去看了
戏吗?从全局看,你看戏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我们这个群体看戏者
的数量呢?要真的为这个群体好,就帮助九个朋友冲过拦截,一块儿
看戏。你的合作夥伴正被别人抽嘴巴,你却为了打他的人给了你几块
糖,赶紧放弃与夥伴的合作,站到打他的人一边,这合情理吗?自己
的良心过得去吗?”

笔者在北京前后接触过上百个聚会点,其中大多数为专业人士的教
会。目前绝大多数此类教会都坚定地坚持家庭教会的基本生命传统。
但是,由于北京的福音运动兴旺的时间较短,初信者的比例较高,在
某些关头,一部分人看不清楚属灵的问题也是正常情况。由于从海外
来的人受洗的时间较长,有的人还有牧师的头衔,几乎肯定在这部分
人中成为带领者。若这一批海外来客有意无意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带
领,真正的问题就来了。上述的三个准备或已经登记在“三自”的教
会就是例子。尽管从海外来的人中多数与家庭教会有较深的关系与情
感,但毕竟生命的经历不同,有时不同的生命经历就会导致不同的立
场。在中国福音运动急剧发展的形势下,有少数人本来就是带着个人
的东西来中国(大陆)的。收买可能是一个过重的用词,但有意无意
的功利之心必然导致趋炎附势。初信者比例很高的新建教会较为容易
被此类人的说法(属灵语言包装裹的)带偏。前几年,听说一些商人
味很重的海外人士在北京家庭教会中行走,心中便有些担心。那些忧
虑此次竟成了真。

当然,神仍然在掌舵,这点风浪也不至于翻船。也许,这正是神提供
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在灵里思想,以便明晰和合理地重申家庭教会的
生命本质与信仰立场,从而使大批初信者了解家庭教会的生命传统和
自我身分。在教会传统的传承中,生命的直接示范自然是首位的,不
过,系统而清晰的教义表述也是必须的手段。只要我们不能系统且合
理地阐述我们的信仰立场并指出其与“三自”的根本区别,初信者就
不免疑惑。“三自”那边都有自己绕来绕去的曲解理论;我们不能靠
着光喊口号就把他们曲解的东西理清。有时,逼迫也是祝福;风浪会
冲走泥沙,却也将礁石清理干净。

这登记不是那登记

这拨教会的登记似乎给登记问题带来一些困惑。反对登记者可能会
说,看看,登记就是投降吧!实际上,这一现象反而澄清了不少问
题。登记在“三自”以下的教会受到了如此的礼遇,反倒说明:争取
独立登记的教会没有投降。北京第一个申请独立登记的家庭教会,北
京以独立登记著称的那个家庭教会,以及西安申请独立登记的大型家
庭教会,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官方的礼遇,反倒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逼
迫。可见登记与否不是投降的标志,向哪里登记才是关键。北京那个
著名教会因为坚持申请独立登记,受到了极为严厉的打压。可见,官
方提倡的仅仅是到“三自”登记;一旦谁敢于提请独立登记,官方对
你比对非申请登记者更为严厉。

教会的本质是什么?是信仰本身,还是附属的物质形体。当然是信仰
本身。只要确定了这一点,登记类别的划分就容易了。“三自”是什
么?有人说是教会,有人说是政府机构。但无论说它是什么,对于登
记问题都没有本质区别。如果“三自”被冠以“教会”的名称,只能
说它是信奉错误教义的伪信仰共同体。若是家庭教会登记在“三自”
之下,意味着家庭教会要加入伪信仰共同体,由此而放弃了自己的真
信仰(即自己的本质)。如果说“三自”是国家管理机构,那么,它
只能是管理信仰的国家机构。这样,向“三自”登记就是让国家机构
来管理信仰,就是放弃信仰的至上性,由此,也就是放弃信仰作为信
仰的本质。无论“三自”作为伪信仰共同体还是管理信仰的国家机
构,家庭教会一旦向它登记,就是丧失自我的信仰本质,就是投降。

政府是社会共同体的代表。家庭教会向政府的法律部门登记,只是以
一般社会团体的身分,并只允许该部门管理自己与其它社会团体相同
的外部行为(即非内在信仰部分),以此承认自己的外部存在也构成
社会的一部分。这样的登记只触及了教会的外部行为,却不涉及信仰
内涵。从而,登记的教会不但没有放弃自己的独立信仰,反而使自己
的独立身分具有法律保护的形式。这样的登记不是投降。在世界各个
民主国家都存在类似的登记制度,而主流福音派的教会既不回避这样
的登记,也不认为这样的登记就是信仰的投降。在中国,这样的登记
制度尚不存在;目前家庭教会争取独立登记的权利,正是为了建立这
样一个公正的登记制度,以实现和保护神赋予的信仰权利。

目前中国的教会与社会都经历着根本性的变更。在这种巨大的变化里
面,家庭教会必须认定自身的位置并准备面对变化的对策。登记问题
以及由之凸现出来的政教关系问题,是此次变化中的重要领域。从
而,区分独立的登记与投降的登记,是决定家庭教会以至福音运动未
来走向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将使家庭教会在主流社会里面正常
地发展却不必为此而出卖自己的独立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4-11-15 09:41 , Processed in 0.0304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