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8|回复: 0

魏连岳:现代性、后现代与基督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8 00: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性、后现代与基督教


                                        魏连岳

 

     一、"现代"简史

     现代(modern)这个名词及概念,最早起源于第5世纪。当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时,基督徒为了称呼这个有别于之前罗马异教的崭新时代,因此称此时代为"Modernus"。从此,这个字就有着某种比前一个时代更具优越性的意涵。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及势力统治着整个欧洲的文化及政局,不过在思想上却渐趋保守及单一化,文化上的发展与成就也多只限于宗教方面。这段时期,被近代史学家称为"黑暗时代"。之所以会被冠上这个负面的名称,这其中的因素非常复杂。但主要是因为当时握有绝对权力的教会,限制了许多文化发展的其他面向,并也出现了许多弊端,因此,让后代史家在评估此段时期时有许多负面看法。

    14、15世纪西方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由英文名称可知道文艺复兴并不是一种文化创新或现代化的运动;恰恰相反,文艺复兴指的是:一个文化复古运动,是要再一次复兴古希腊文化的运动(re有"再一次"的意思)。为什么要复兴呢?因为中世纪时,教会过度重视宗教,而压抑宗教之外的各种文化发展。到了14世纪,许多艺术家及知识份子除了开始排斥基督教教会主导的文化外,也追求希腊时代那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Humanism)精神及美学。这种回归到古希腊文化的复古运动也形成了文化上的典范移转(paradigmatic change)。也就是从以神为中心的文化,逐渐转变成为以人为主的文化。文艺复兴在此为"现代性"埋下种子。

    16世纪的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事实上就是文艺复兴的力量在宗教领域上的一种展现。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理念从艺文领域中蔓延到教会内部;宗教改革其实是人文主义影响下的一个思想成果。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因信称义",其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之观点。(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可能有着过度人本主义的倾向及去权威化的偏颇)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使实证科学精神开始全面的影响人类的社会及生活,一种崭新的世界观正式诞生,也为启蒙运动催生。科学家所提出的理论,在此时期被认为是绝对真理。宗教的真理反被置于相对位置。

    17、18世纪所强调的理性主义(Rationalism)的浪潮,其实早在16世纪的新教改革家那里就浮现(教理成为一种符合理性的逻辑推演);科学革命时期则是她的发展阶段,而到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则是理性主义的成熟及高峰时期。笛卡儿一句:"我思故我在",正式宣告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思想时代、以及一个以人的理性为基调的时代。人是万物的尺度再一次又被提出及确立。
 

     二、现代性的特征

     "现代性(Modernity)"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掌控着启蒙运动后之现代人的思想及意识形态。这股无形的力量,乃是在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逐渐孕育而成,并且深深的支配着现代人的思想及言行举止。现代性主要有两个特征:"理性主义"及"人本主义"。

     首先,在理性主义方面,启蒙运动进展到Locke、Tindal、Voltaire及Lessing之后,理性攀升至其绝对性、优越性及普世性的地位。理性成为人类认知、信仰与进步的必要且唯一的工具及管道。理性成为一种筛子(filter)及监制(censorship)来判断某论述是否为真理。包括圣经及教义的内容都必须经过理性的稽核,才能宣称其为真理。这套理性的定律,成为真理之上的真理(The Truth of truths),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普世准则。

     第二是人本主义。经过混乱又残忍的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后,启蒙运动思想家所渴望的不仅只是一个理性主义的运动而已,他们的目标乃是要解构当时乃是一切祸乱之源的宗教强权。当他们宣告人的理性成为获得真理及判断真理的唯一管道时,宗教权威及其信仰仲介身分的就失去其必要性及绝对性,也失去控制信徒的强势地位。自此,个人在宗教信仰活动中,就从原本的信仰中客体性(Objectivity)地位转移成为信仰中主体性(Subjectivity)地位;以神或以教会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为以人为主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人本主义的要义。

    我们可以说,正是在理性主义及人本主义那里,使现代与古代及中世纪产生决裂,使启蒙运动的理想被实现了。所谓的现代新世界,正是建基于这两个基础之上,代替了原本建立在宗教或上帝基础之上的旧世界。
 

    三、现代性与现代人

    现代性将现代人塑造为:理性化、知识化、单一化、规格化、标准化及集体化倾向的个体。由于忽略了个别的差异及个体存在的意义;所以,现代人被称为是"单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当代的教育及传播媒体也受到了现代性的影响,而以现代性为教育的基本立场;因此,教育及传播媒体就成为社会中宣传现代性的主要工具。

    教育及传播媒体成了一间超级大工厂,将所有的原料(学生及成人),制造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产品(工作者);教育过程也就是将学生理性化、知识化、单一化、规格化、标准化及集体化的制造过程。现代学校及教育体制实乃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它把儿童送入学校,为他们开设统一的课程,采用统一的灌输式教学,让他们获得知识,用考试的手段来掌握他们是否有达成社会的期望。整个程序就如同工厂生产产品的过程。教育成为社会零件的培育者,以及现代性意识型态的服务者。

     既然,每个人都越来越相同,因此除了个人名字这个代号有所不同之外,其他都大同小异。那么"个人"在哪里呢?真正的个人不见了?因为许多人原有的本性都不见了,剩下只是"现代性"这个意识型态在掌控着个人。举例来说:有两个是同班同学的学生,他们每天早上都在差不多时间起床,都用差不多的方式盥洗,穿着差不多的服装,然后到差不多型态的早餐店买早餐,上着差不多的课程、也对老师有着差不多的不满、然后望着天空作差不多的白日梦,中午时大家的便当内容也都差不多,下午考试的时候所写的答案又是差不多的。也都在差不多的时间回到家,再从事差不多的休闲娱乐,晚上也都差不多的觉得父母很囉唆,然后差不多的时间入睡。

     至于,成人部分的同质性就更高了。不但一天的生活模式差不多,甚至一生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度年度日。所以当一个人的生活就只能是一天过一天,过的很无趣、很无力,而这个人也知道人生好像不应该只是这样过时,但却又只能这样过下去时;那么,这个人大概就是被"现代性"的无形力量所捆绑住。然而,这个人的人生是始终无法走出这种模式,并只能继续这样活着。
 

     四、现代性与基督教

     在现代之前,人们的生活完全依靠自然环境,并相信神掌控着一切,所以人们非常的敬畏神。这个时代的人们,工作之外的许多时间,都是参与着宗教性的活动,不论是个人、家庭、群众;不论是过年、过节,都是反映着敬畏神的态度。这是一个敬畏神的时代。

     而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乃是受到社会、经济及政治的宰制,一切生活都被整个大环境、大体制所支配。因此,人们怕没知识、怕没专业、怕老板、怕贫穷、怕孤单、怕无聊、怕没朋友;但就是不怕神。这是一个将宗教置于末位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的人们,工作之外的时间,都是参与着电脑、玩乐、社交和学习的现代性活动,但就是对于宗教性的活动没有兴趣;即使是参予宗教的活动,但其中的动机可能都不是纯粹信仰因素,或是渴望要寻求生命的意义、价值及更丰盛的生命。而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反映出现代是一个不敬畏神的时代。

     当代基督教的敌人,并不是其他的宗教;因为他们也是现代性的受害者。真正的敌人,乃是这种掌控现代人的意识型态、一种使人专注生活却遗忘生命的无形力量。连原本有一套超然的生命观及价值观,原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基督徒;现在也都和一般人完全一样,都受到现代性的宰制及影响。基督徒原本是要影响他人,但许多基督徒不但已经完全无法抵抗现代性的浪潮,甚至反而都受到他人的影响。许多教会当然也受到现代性的影响,甚至受限于其中仍不知觉。许多教会所反映的似乎是:信仰一位只有祝福、没有愤怒、公义及审判的上帝,信徒们在教会中拓展自己的社交及感情生活,喜欢参加许多综艺性的聚会活动,喜欢高唱现代流行音乐曲调的诗歌、信徒世俗化…等。至于,基督徒的受苦、牺牲、分别为圣的生命却少被提及。
 
     总的来说,现代性所衍生出来的问题有:单向度的人、物质主义、功利主义、过度理性、冷漠疏离、思想僵化、宗教世俗化…等。但对于基督教而言,现代性所造成这种信仰根基上的冲击,乃是空前的。

     现代性事实上已透过理性主义运动宣告出:当人乃是真理的界定者及判断者时,他实际上就成为了真理的给予者;因为只有在人那里,真理才会出现,真理才是真理。在这个意义下,人言就成为圣言了(The word have become “the Word”),而原本宗教人所谓的圣言反退居为人所操控的语言(“The Word” have become the word)。就是在这里,我们发现到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其实是另一个伪装的新上帝及新宗教权威。上帝已不在是人所未知、所无法掌控的上帝,乃是哲学上、语言上或实用上的上帝。

     圣经创世记中记载,在天下人的语言被上帝变乱之前,人们企图用砖及石漆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在启蒙时代,这一次,人们乃是企图用理性主义及人本主义建造一座新的巴别塔。这一座无形的新巴别塔似乎果真具有通天的本领;他们在塔顶昭告世人,在天之上并没有上帝的存在。因此,这是一个只有人在的世界,人们应当聚集在一起,做人们想要做的事。

    这个上帝曾经担忧过的问题,在现代中又发生了。但在这个天下人的语言已被上帝变乱之后的时代,上帝这次会怎么回应呢?我们无法知道这个答案,因为圣经已经封闭了,不能从其中再增加或减少什么。不过,我们却发现:后现代的思想家似乎已迫不急待的要代替上帝向现代性做出回应。
 

     五、后现代(Post-Modern)

     现代性的势力强大,但是仍然有许多反抗的动力存在;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反动者就是"反现代"。反现代就是对于一切现代性的事物及意识型态都加以排斥,并尝试消灭现代,恢复传统。各宗教中的基本教义派就是极端的反现代之代表者。

     但是现代性已完全渗透在现代社会的各角落,现代人又已无法脱离现代社会,反现代想要消灭现代恢复传统的企图实在遥不可及。于是,十九世纪开始,逐渐浮现了另一波对抗现代的思想浪潮。此波浪潮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发展到最高峰,"后现代(Post-Modern)"也正式成为这波浪潮的代表名称。

     为什么取名为后现代呢?因为"后"这个字,在这个思想发展的脉络中有着两种意涵。第一,在时序上,它代表着居于现代之后。第二,在意义上,"后(Post)"有着"反对"及"批判"的意思。简单的说,后现代就是一种反对或批判现代性的思想或意识形态。

     后现代思想家察觉到:表面上,启蒙思想家是要反对中世纪之以上帝及教会为中心的思想,并以理性主义建构起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但内涵上,他们却除去了原本的上帝,并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上帝,以及一个以"理性"或以"人"为上帝的新宗教体系。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所谓"上帝被杀死了!"、"上帝死了!",就是宣告启蒙之前的上帝,已遭到这些启蒙后的哲学家杀害。后现代思想家就是极力的想揭露现代性这种表面和善、内里狰狞的虚假。
   

     六、后现代的特征
     
     由于后现代就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对,因此我们可以从现代性的对立面中,来理解后现代这个思想或意识形态的特征。若我们说,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为:理性主义及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那么后现代的特征就是:超理性(non-rational)主义及去中心化。若现代性强调单一,后现代则强调多元;现代性强调标准,后现代则强调差异。

     不过,后现代所谓的超理性(non-rational)主义,并非是无理性或不理性(irrational),而是一种不以启蒙或现代性学者所说的理性主义的理性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亦即,许多人理性所不可及的部份,也应该被接纳及认同到认知体系中。因此,在现代性中,那些因为与人理性或逻辑思考冲突而被排除在思想体系之外的元素,都可以被纳入在后现代的思想体系中。

    而所谓的去中心化,就是反对现代性那种绝对中心的观点。在现代性中,某个思想或权力体,常会以其自我或某个既定中心,建立起一套巨大的体系;然后,只要符合体系之标准的元素,就可被纳入其体系;反之,不符合标准的就被排除在边缘,甚至被除去。后现代就是反对这种权力中心及权力暴力。后现代宣称:没有所谓的绝对中心,当然也就有没有所谓的边缘或外围。没有任何的中心或标准可以称他者为边缘,或将他者驱逐出界线。后现代彻底否认有所谓的绝对的"中心"、"真理"、"标准"或"界线"存在。现代性所谓的中心及标准,在后现代那里被认为是权力者的一种暴力行为之产物。既然没有绝对,意味大家都是相对。所以,后现代提倡:没有绝对、彼此尊重。
 

     七、后现代的教育例举

     后现代反对现代知识论及反对任何强势或唯一的主体中心。因此,后现代教育鼓励学生对习以为常的知识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学习不同论点,并采纳相异背景的边缘论述,以宽广地态度面对多元的观念及知识。

     就教育中的课程部分而言,后现代课程论反对现代教育之课程典范--泰勒(F.W.Tyler)的课程理论;因为此理论容易使教育成为工厂,而容易产生许多问题。而后现代之课程的特色乃是:丰富性:多元的课程内容、及关联性:课程与学生自身之社会及文化的关联。

    民国87年台湾开始推行的"九年一贯"课程,可说是台湾后现代教育课程的代表作。因为它强调:(1)反学科本位,走向统整连贯。(2)反极权中心,趋向多元发展:将过去的课程标准改为课程纲要,并不要求学校完全遵行中央的标准,因此不会造成全国学校一致化、固定化,让各学校有更大的弹性与自主的空间,可以开放地接受各种不同的课程于正式课程中。(3)反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成长,而非目标的达成。教育的主体不再是教育机关、学校及老师;过去处于弱势、边缘者的学生,转而成为后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主体。

     因此,在后现代社会的处境下,教育课程的设计的确必须采取多元文化的观点,让各种文化及族群论点都能为学生所接触、理解、尊重、欣赏和维护。
 

     八、后现代与基督教

     后现代虽然改革了现代性,除去了现代性中许多争端及缺点,但其自身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后现代反对单一、强调多元就容易导致标新立异的现象;许多人为了突显与他人不同而过度造做,反而失去本有的自我。而后现代反对绝对中心及绝对真理,也出现失去判准的危机;因为当不再有任何绝对标准或真理存在时,容易造成混乱,使一般人无所依循,失去定向、徬徨无倚、不知失措。另外,当旧有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体系被解构时,而新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体系又尚未形成共识或被普遍接受时,就容易造成社会的一种不安。后现代所衍生出的问题,使现代社会问题更趋复杂。

     后现代思想浪潮的出现,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搅乱了现代性中原有的语言、知识、思想体系与权力系统。然而,这个后现代所提出之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方法,是否真能破除启蒙所建立起的巴别塔是可疑的。此外,后现代是否真符合圣经或基督徒的立场更是倍受质疑。

     总之,从启蒙后,不论是现代性或后现代,这两个思想及意识形态体系都严峻地考验着当代的基督徒。或许,选择其中之一作为基督徒的立场都不是最好的办法。或许,此时此刻,正是恢复及展现基督教那种超然、独特思想的时候。基督徒总是在那古老的圣经及基督教传统中形朔自我思想,然后对当代人发声、作见证;基督徒不但要能回应时代浪潮的挑战,而且应要能引导浪潮的发展。进入世界却不属于世界可能永远是基督徒在各个时代思潮挑战中的唯一基本原则。
 
 
_______________
参考书目:

1. Doll, William E.,《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台北:桂冠,1999。
2. Lyotard, J.,《后现代状况》,罗青译,载于罗青编,《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台湾:学生书局,1989。
3.沈青松,〈从现代到后现代〉,载于《哲学杂志》第4期,台北:业强,1993。
4.傅佩荣,《西方心灵品味》,台北:洪健全,1995。
5.张文军,《后现代教育》,台北:扬智,1998。
6.黄政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台北:汉文,1997,p.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5-1-11 07:46 , Processed in 0.0290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