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4|回复: 0

全惠星博士6个娃全进哈佛耶鲁 她却说“功夫不在学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7 10: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11月20日 10:53 新浪教育


  原标题:6个娃全进哈佛耶鲁,她却说,功夫不在学习中~


  她被誉为“韩国首席妈妈”!


  她将6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哈佛、耶鲁大学的博士!


  她的家庭被纽约时报评为“可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相媲美”!


  ……


  她就是韩国的全惠星博士,前任耶鲁大学教授,现任东岩文化研究所理长。曾获得韩国国务总理奖、KBS海外同胞奖、美国康涅狄格州总督奖等荣誉。


全惠星博士全惠星博士

  这是她的6个子女的情况,


  大女儿庆信,哈佛毕业,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现任韩国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


  大儿子京柱,毕业于耶鲁大学医学院,曾任马萨诸塞州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现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二儿子东柱,中学获得美国总统奖,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和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三儿子洪柱,哈佛大学毕业后,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后回到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受到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邀请,成为该学院首位韩裔客席教授。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出任助理国务卿,主管人权事务。


  二女儿庆恩,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临床法学客席教授。耶鲁大学聘请的首位非白人的女性客席教授。


  小儿子定柱,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得了美术学领域的最高学位——MFA(艺术硕士)。


  全美国都在为她家族的成就而感到惊讶,全惠星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专题采访时,透露了她独特的教育理念:


  “我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受到了启发,中国有句话‘功夫在诗外’,运用到我的教育方法中就是功夫在‘学’外。”


  那么全惠星是怎样在“学”外下功夫,培养出顶级名校的孩子呢?


  1


  让孩子有个强健的身体


  全惠星对孩子的系统教育都从3岁开始。与众不同的是,全惠星是从锻炼孩子的身体开始的。大儿子京柱出生后身体较弱,有时一个月去看大夫十多趟。抱着生病的小宝宝,精疲力竭的全惠星下决心使孩子强壮起来。


  从秋季开始,全惠星每天让孩子接触一次凉水,先是用凉水洗手,再洗胳膊。坚持一个月后,孩子渐渐适应了,就开始用冷水洗双脚双腿。


  孩子的四肢适应了冷水,下一步就准备洗冷水澡了。第一次,全惠星把水温调在25℃,孩子并没有感到多么不适。第二天,她把水温调低了1℃,第三天,再调低1℃。一个月后,孩子已经可以承受0℃的冷水浴了。从那以后,小京柱再也没有发过烧。就这样,全惠星如法炮制,结果,6个孩子几乎从未得过病。


  全惠星查阅历史上的名人伟人,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些非同寻常的大人物,都是身体非常强壮的人。没有强壮的身体,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识,也不能成为大人物。为此,全惠星制订了一系列“魔鬼训练”计划,让孩子们每天坚持。当时,家对面是著名的尼尔斯湖。每天早晨天刚亮,全惠星就把孩子们从睡梦中叫醒。顶着寒风,孩子们开始了每天一次的3000米长跑。


  此外,全惠星还要孩子们从事各项运动:攀岩、壁球、跆拳道,甚至举重。全惠星的大女儿、现任韩国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的庆信深有感触地说:在大学里,与同学们相比,我并不聪明,但我强壮的身体,使我能够在实验室里连续待上两天两夜而不休息,这是我成绩名列前茅的原因。母亲对我们进行的强化身体训练,就像给我们身体里安装了一台超强马力的发动机,使我们能够长期工作而不疲倦。


  2


  锻炼孩子精神集中的能力


  由于对孩子培养方法的热爱,1972年,全惠星在美国成立了东岩文化研究所,从事文化和人类发展的研究,自任理事长。作为研究所一个课题成果,全惠星得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智商超群的人往往并不成功,而那些著名人物,其智商并不一定比常人高,他们经过努力,反而取得了伟大的成功。


  全惠星认为,其中的原因是,成功者往往能够长时间精神集中,从而把自己的智能发挥到极点。


  为了锻炼孩子们精神集中的能力,全惠星想了不少办法,但效果都不好。


  有一天,她去巴厘岛度假,在海岸边的礁石上,发现两位正在练印度瑜伽的姑娘。她们盘膝而坐,面朝大海,在她们面前放着一块黑色的板子。全惠星纳闷地问:“这块黑板是做什么的呢?”两位姑娘告诉她,这块黑板是为了把目光紧紧地盯在上面从而入静。全惠星问:“为什么是黑色的呢?”姑娘的回答很有哲理:“黑色是一种虚无,瞅在黑色上,能达到虚无的更深处。”


  全惠星恍然大悟。回到家里,她就和丈夫高光林一起做了块“黑板”。“黑板”面积约6平方米,上面贴着一层纯黑色塑料膜,像一块黑色的幕布。中央有一只小小的蓝色闪光灯,每隔一定时间,闪光灯就会闪动一下。


  每天晚上临睡觉前半个小时,训练课开始进行。全惠星要求孩子们在盯着“黑板”的同时,大脑要停止一切思维。有时孩子们不知不觉中,精神就“溜号儿”了。这时,“黑板”正中的灯闪动起来,一个声音提醒道:“请不要想任何事情,请不要想任何事情……”


  经过半年的训练,孩子们大多能保持十多分钟“零思维”状态。这种强大的入静能力,提高了对大脑思维活动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全惠星的孩子们能够在学习时极高度地集中精神,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他们以后的成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


  为了帮助他人而努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曾经问全惠星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方式时,她说:“不要只培养孩子的才华,更要注重培养他的品格,让他成为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一个人的才华,会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熠熠生辉;而只有当他同时拥有了高洁的品格,他的光辉才会散发和蔓延,才会照耀到他人。


  有一次,三儿子洪柱的女儿找到她说:“奶奶,我正在筹集艾滋病基金,请您帮忙捐些款吧。”


  孙女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爱心,全惠星非常高兴,于是她虽然特别忙,但还是抽出时间去银行给孩子汇了一笔钱。


  过了不久,孙女兴奋地告诉她:“奶奶,我已经筹集到四万美元了!”


  作为耶鲁大学一年级的普通学生,能筹集那么多钱,非常不容易。而且她还是这次募捐活动的发起人,这让全惠星大吃一惊!原本以为孩子只是一个参与者而已,没想到她在关照他人、帮助他人的同时,还发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


  因此,孩子的才能就是这样一点点锻炼起来的,不是为锻炼而锻炼,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悄悄生长起来的,就像你无心撒下的种子,没有刻意等待,说不定哪天它就发芽了。每次活动带给孩子的喜悦和成就感,会鼓励她以后投入到更多更大型的公益活动中去,而这些活动也会令她今后的路越来越坚实和开阔,让她和她周围的人都受益。


  这也证明了,比起才华来,品格更能带给他人感动。现在,只要孩子们参加帮助他人的活动,全惠星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后来,他们果真都陆续做了很多事情,有的为海啸遇难者家属募集资金;有的在法律事务所为那些艾滋病患者代写遗嘱;有的穿越大半个美国,给穷人建房筹集环境基金;还有的帮助那些不能公开遗嘱的人们代书亡后法律事务文书……


  孩子们始终有个目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都是为了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


  一旦这样的意识在他们内心扎根、生长,慢慢成为一种信念,他们就会获得无限的力量。他们会全心全意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会努力增长自己的体力和才华,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这也是全惠星所提倡的最终成长为大人物的道路:


  不是为了成为大人物而努力,而是为了帮助他人而努力。帮助他人需要施展才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切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4


  尊重小人物,争做大人物


  全惠星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会用一些例子来告诉孩子们做个小人物生活会如何如何不容易,人生会如何如何痛苦,以此来激励孩子们上进。全惠星非常反对这种做法。


  她的做法是:尊重小人物,争做大人物。


  全惠星买来一本《林肯传》让孩子们阅读。然后,全家开会讨论读书心得。林肯的父亲想当一个农民,所以,他就成了一个好农民。林肯想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所以,他就成了一个伟大的总统。愿望,决定了这对父子人生的差距。她问道:“你们希望做林肯呢?还是做林肯的父亲?”孩子们当然希望做林肯,可是,又感觉办不到。全惠星说:“美国没有更多的总统位置来让所有人去做总统,但是,美国有众多的议员职位,足以使得好多年轻人美梦成真。在其他行业也是一样,都有足够的位置在等待着成功者的到来。”


  全惠星要求孩子们了解大人物,争做大人物,但她并不要求孩子们非得做哪一种类型的大人物。她认为,在人生的舞台上,孩子们是自己剧目里的主角,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明白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家长只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去给孩子们规定某一个人生轨道。所以,她的6个孩子,长大后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方向。但不论他们选择的是什么方向,由于他们在身体上,心理上,智能上,都具备了足够的成功基础,所以,最后取得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回忆培养6个孩子的历程,全惠星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要素。来自家长和社会的硬性要求,只能使他们感到不适,或者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发展,或者误判了他们的潜能所在,结果事与愿违。家长最需要做的不是别的,而是让孩子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有一种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成为大人物的强烈愿望。有了这三点,天赋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5


  做不牺牲自己的好父母


  全惠星认为妈妈要学会发展自我,千万不可以为孩子牺牲自己。要想培育优秀的孩子,就得先提高母亲自身的能力。家庭和事业就像小鸟的两只翅膀,只有力量均衡才能展翅高飞。女性如果不能把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结合在一起,不能积极愉快地生活,那么,她的整个家庭,包括丈夫和孩子都会受到影响。


  母亲应该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一个均衡点。是否进入职场工作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所承担的职责,能否积极主动地自我发展,有无能力排列事情的先后顺序,并解决家庭和事业相互冲突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


//d1.sina.com.cn/201711/06/1476384.jpg

  很多父母爱孩子至深,可能认为要一切为了孩子,无条件为孩子牺牲,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全方位受到呵护。但是全惠星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作为父母,关键在于如何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引导者,帮助他们看到未来、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想成为最好的引导者,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目标,计划好自己的人生,日积月累,始终进步,并有能力去帮助和影响他人,方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如果父母没有这样的能力,不能给孩子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不能让孩子从内心里感到敬佩,那么,孩子们自然不会向他们学习,即使他们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不尽。


  仅仅有能力养育孩子,却没有能力引导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合格和优秀的父母。父母自己一定要有目标意识,即使为人父母了,也要继续努力。父母的人生应该是完整的,不能被孩子所隔断。做到这点,反而会比无条件牺牲更难。但是,这才是真正爱孩子,也爱自己的父母要选择的路。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憨爸在美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4-11-23 16:02 , Processed in 0.0311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