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6 基督教論壇報 / 特會活動
曾金發牧師:重新委身耶穌基督 在變動時勢中 不變的作主門徒 記者 關鳳珊 [color=rgba(0, 0, 0, 0.6) !important][size=0.8125][url=]追蹤[/url]
聖約播道會領袖導師、精心門訓教會全球聯盟創始人曾金發牧師。(直播截圖)[color=rgba(0, 0, 0, 0.6) !important][url=][/url] [url=][size=1em] 1[/url] [url=] 2,413[/url] [url=][/url] A A A
曾金發牧師勉勵肢體在面對日漸增加的變動與未知時,真實的悔改,並一起回到宣教的主面前,​重新聚焦於教會的核心使命,成為「使命門徒」,學習跟隨宣教的上帝,活出使命的人生!​
【記者關鳳珊台北連線報導】 聖約播道會領袖導師、精心門訓教會(IDMC)全球聯盟創始人曾金發牧師,勉勵會眾在面對日漸增加的變動與未知時,真實的悔改,並一起回到宣教的主面前,重新聚焦於教會的核心使命──使萬民作門徒,成為「使命門徒」,學習跟隨宣教的上帝,活出使命的人生! 曾牧師是於今天(十一月6日)舉行的「2021年第二屆信友堂八堂聯合宣教特會」上專講時,做了以上的呼籲。 精心門訓教會全球聯盟創始人曾金發牧師。(直播截圖)
本次特會主題是「使命門徒──跟隨宣教的上帝,活出使命的人生」(馬太福音六章9節)。曾金發牧師在以「在變動時勢中,不變的作主門徒」(以列王記下17章)專講時表示,全球各國面對了疫情所帶來的新常態,他以神學的角度反思,觀察到四件事,並提出教會與信徒需學習的幾項關鍵功能: 從神學的角度反思 觀察到的四件事 一、基督徒無需驚訝
因這次疫情定不會是最後一場全球危機,只是末世苦難開端的一部分。主耶穌在福音書中預言末世時已說過(參馬太福音廿四章、路加福音廿一章、馬可福音十三章)。 二、基督徒該認真看待這聲警鐘
面對未來許多的不確定性﹕現在還未能推估疫情影響的廣泛性、無法計算經濟上的巨大衝擊、理解病毒的真確性質或如何治療等。我們該從安逸自滿的狀態、消費主義、肉體的私慾中脫離出來。 三、基督徒需平衡的回應
特別在這個時刻,基督徒領袖需要引導教會,在信心和智慧中前行。一方面不需走在恐懼和焦慮中,應憑信心而行;另一方面,基督徒的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帶著智慧和社會責任前行。 四、這是充滿美好機會的時候
在前所未見的危機帶來壓力,引人思考生命時,對教會來說這是從神來的好時機。神的「時機」(Kairos)是什麼﹖神的時機是神所預定的策略性時間。它帶來神的策略性機會,為著神預定的策略性收割。現在可能是教會決定悔改、更新,重新委身耶穌基督福音的決定性好時機。 這是神最好的時機(Kairos)。(直播截圖)
教會與信徒需學習幾項關鍵功能 第一課、我們無法回復正常生活 2020世界產生劇烈且不可逆的改變,縱使人們都在問:「何時能回復正常生活?」但信徒應該知道,不會恢復正常了。以往所認知的正常已不復存在,因為新常態已經產生。 人們的心理也已有深層的變化﹕世界變得數位化,以往不會用QRcode的人,現在已在每日使用,許多員工品嚐到在家工作的便利性,教會、奉獻轉移到線上,宅配服務大量增加、Zoom會議成為頻繁。 在這個新時代的環境裡,數位化已是新的既定模式。 在變動時勢中 不變的作主門徒
第二課、在不確定中我們仍能有清晰度 這場疫情和新常態,不只把人們推到數位化的新時代,也把人們推進一個不確定性的時代。過往教會領袖可以做1年、3年、5年計劃,但現在已無人能確定明年的發展會是如何?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將充滿不確定性。 在新常態裡,當人們進入領導的領域時,已不太能確定到底會前往何方?但雖然沒有人能掌握,曾金發牧師提醒,沒有任何的答案可以幫助人成為領導,唯有上帝知道一切。所以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信徒的視野仍能有清晰度。 他強調,不要把確定性和清晰度弄混;我們無法常保有確定性,但可以一直保有清晰度。作主門徒正是奠基於清晰度,回到以聖經的角度看世界的清晰、回到真正核心價值的清晰,用基督信仰的世界觀來看事情。同時要認清福音的確據、責任,回到神話語裡的清晰,好讓我們生命中的軟弱和過失,能重新被檢視,重新認清建立信徒神學的根基,是在神的話語上。最重要的是,回到看清生命中,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清晰裡。 在不確定中,我們可以有清晰度。
第三課、不要以為按個鍵就能產生連結 數位門徒的訓練,成為主流。人們發現線上服務、zoom會議的方便性。而這正是現時教會生活中,所面臨最關鍵的課題之一。 在不斷改變的時代中,數位化門徒的訓練有其潛力,但也有其壞處。 因為便利性和作主門徒,通常不會兩者得兼。若不好好檢視,很容易形成消費主義文化至上。 數位化門徒訓練的潛力是擴大數位足跡,這意味著不是聚集人到一個地方,而是透過大量線上觀看,擴大教會或信徒的觸及範圍。同時它的壞處是,收看有關信仰的影片,並非等同作主門徒,不代表人與人建立連結。若有一千萬的觀看次數,但這些人之間沒有連結、整合,不能確定這些信息是否真的與他們有產生更深的連結。 作主門徒的核心,就是連結;與主耶穌連結,與彼此連結。把被動的點閱者,轉化為積極投入參與的人。所以作主門徒是建基於群體意識,不要以為按個鍵就能產生連結,不要以為有觀看就等於作主門徒。 不要以為按個鍵就能產生連結。
第四課、不要以為觸及就是復興 我們能把觸及率放大,科技與數位空間擴張人們的視野;透過數位足跡,一個點擊就能擴大觸及率,但復興是另一回事。 復興讓人謙卑、復興賦予信徒能力,是因深知復興非信徒做成的,那是上帝的工作。信徒能藉著數位科技增加接觸很多人,但這並非復興;因為上帝的國非靠人的力量擴展,而是靠著降服。 教會與信徒該如何在這樣的時代,帶領會眾成為擁有使命的門徒呢﹖而如何領導,才得以預備進入復興﹖
曾金發牧師建議基督徒領袖應做對3件事情: 1.問對的問題
2.抓緊基本原則
3.收復根基 而若要收復根基,必須看清教會的狀態。耶穌是來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而信徒作為祂的教會,也應重新委身於教會的救援任務中,眾信徒正在救援的任務中﹗ 信徒應重新委身於教會的救援任務裡。
曾牧師在世界各地挑戰牧師和基督徒領袖兩個問題,以此評估教會是否預備好作主的門徒﹕
A.在你的教會中,有多少比例的門徒,有餵養自己的能力(有固定安靜靈修的習慣、研讀神的話語、靈命持續成長)﹖
他們的回答整體來看,教會大概只有10%能自我餵養的基督徒。
B.能帶領門徒、有屬靈生養能力的人,佔多少百分比﹖
他們的回答整體來看,平均約2-3% 對於這樣的答案,他並不感到驚訝。現今教會所在的境況,代表大概有90%的人,是沒有餵養自己靈命的能力;而有98%的人,不能帶領出有生養能力的門徒。曾牧師表示,教會沒有預備好作主門徒,所以也不會預備好去宣教。而若信徒要有使命感,必先得知道信徒是被呼召去使人成為門徒,也是整個教會核心的使命﹗作主門徒和培育門徒對神的宣教使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曾牧師澄清,「作主門徒」是指「跟隨耶穌」,包括認識耶穌、愛耶穌、順服耶穌、住在耶穌裡、越來越像耶穌。而「培育門徒」,基本上就是「生養耶穌的跟隨者」。 當耶穌呼召信徒進入教會核心的使命、給予信徒大使命 ──使人作主門徒,不只是要信徒作主門徒,更是要使萬民作主門徒;而這就是宣教的層面。但很遺憾,事實上教會大部分的基督徒並沒有這樣做。信徒在活出使命的事上,是失敗的﹗ 曾牧師無不驚訝現今教會所在的境況。
認知好消息與壞消息 重新跟隨耶穌給予的大使命 曾牧師並提出另兩項事實:現今約有7百萬的教會,當中有4百萬間是停滯的、2百萬間在凋零,剩下的1百萬間,則是在成長的教會。但這1百萬間並非都是健康的成長。 全球的教會中,缺少培育門徒的預備,缺乏教會中作主門徒的生命。很多教會沒有培育門徒,而最糟的是,教會正在失去屬靈的根基,失去以聖經為信息中心和根基的有德行的生命;特別是下一代的基督徒,以及我們的孩子和我們孩子的孩子。 同時,有許多的屬靈領袖,無論是牧師、傳道人,都是灰心喪志的領袖和同工;他們的內心感到空虛,服事變得困難,也缺少喜樂,他們累極了。這均是教會的壞消息。 曾牧師強調,正視現今教會正在面對的現實情況,才能知道培育門徒和讓教會回到聖經根基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熱切地讓教會回到跟隨耶穌的聖經基礎,才能記得教會是走在宣教的上帝所差派的救援任務中,被呼召去做的事是多麼重要。 曾金發牧師強調,第一個好消息是耶穌活著﹗耶穌活著不只讓人知道我們所服事的是一位活著的主,更要知道耶穌在行動﹗祂在救贖教會、更新教會,透過作主門徒和門徒培育的核心,復興恢復教會和教會領袖的活力,也把人帶回使命的核心﹗ 但他也強調,教會培育門徒的領導力和作主門徒,是相輔相成的事。 曾牧師思考為何教會在培育門徒上顯出困難。
五個教會必須學習克服的課題:
1.權力議題
權力與控制權有關,若造成衝突與分裂,就無法對準神的旨意。唯敬虔的領導力,才能發揮敬虔的影響力。陡媸顷P鍵,唯有看見向神的話語主權屈膝、敬虔的領袖領導教會,教會的生命才會真正向作主門徒和宣教前進。 2.感受認知議題
這與人際資本有關。會眾是否與教會領袖一樣,對於異象有正確的認知或感受?這影響到會眾是否全力投入作主門徒和宣教上。也因此,整合領導力非常重要,無論整合聖經中的原則、教會生活中的肢體關係、會友與小組之間的配搭、彼此有否對準在作主門徒和宣教上。 3.眼光議題
眼光與洞見力有關,領袖們有智慧和能力看見「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知道如何把心力放在重要的事上;所以領袖不是只在執行方案。信徒必須明白自己的核心使命、核心優先事務、核心價值為何?領袖對於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的認知,會成為穩定領導的方針,也是帶領教會走向作主門徒和宣教的關鍵。 4.過程議題
過程很重要,因與領導執行力有關,領袖必須知道接下來具體執行的步驟,以便裝備會眾達成作主門徒的使命。 5.純正的議題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議題,因培育門徒的教會,在宣教上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純正的議題。曾牧師解釋,教會的生命需有內在生命的諏嵑驼?保?艜?姓嬲?亩匆姟⒂绊懥Γ?艜?龅秸鎸嵉男?獭?/align] 他引用列王記下十七章15節,回望在疫情發生時,教會領袖呼籲信徒們要回轉向神的情形。
「厭棄他的律例和他與他們列祖所立的約並勸誡他們的話,隨從虛無的神,自己成為虛妄,效法周圍的外邦人,就是耶和華囑咐他們不可效法的。」 列王記下十七章15節
從列王記十七章,曾牧師看見8件眾人需要悔改的事﹕
1. 缺乏感恩
2. 不敬畏神
3. 隨從世界文化
4. 那成為他們自己的文化
5. 妥協是從暗中開始的
6. 沒有留意神的嚴重警告
7. 他們很頑固
8. 行在不信中 曾牧師呼籲信徒們要回轉向神。
在這8件事中,曾牧師也從列王記十七章33節得著答案;他勸勉信徒不能在屬靈中妥協,一邊敬拜神一邊敬拜自己的偶像。真實的作主門徒,是呼召我們心志專一、對耶穌的愛上專一,因這是一個被分別為聖的生命﹗ 該如何建立一個培育門徒並投身普世宣教的教會 曾牧師提出﹕「唯有真實的悔改、回轉向神,求祂賜予能力力量、與神同行,才能將自己的生命,完全委身於神和祂的使命上,恢復過單一心志、單一眼光、單一主宰、單一珍貴的聖潔生命......才能生養真實的門徒。」 最後他以作主門徒三項不可或缺的委身作總結。 信徒三項不可或缺的委身。
信徒三項不可或缺的委身
1.使基督是主,成為我們被贖生命的優先事項 ──讓基督作主,一天一天的成長,專走主的路。
2.把屬靈成熟當作我們被贖生命的目標──信徒的屬靈成熟就是越長越像基督。帶領教會並培育他們成為屬靈成熟的門徒,成為像基督的人。
3.把屬靈倍增當作我們被贖生命的生活方式 — 這是被贖生命的生活方式,屬靈上每天的增長。 這一切都為了要成為神所存留的人,過使命門徒的人生;這即代表有屬靈的渴慕、在靈裡降服,並在靈裡投身,使萬民作主門徒。 曾牧師陡嫫砬蠼虝?苤匦挛?恚?氐介T徒培育的這個根基,好讓基督的主權、屬靈成熟和屬靈培增,再度注入到教會的生命中。 特會主題「使命門徒 — 跟隨宣教的上帝,活出使命的人生」。
成為「使命門徒」 除曾金發牧師外,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也以「使命門徒」作為開場信息分享。他表示,當他八月1日接任總幹事之後,為了解全球華人教會正在面對的情況,他只專注做一件事,就是「聆聽」。聆聽教會的狀態,同時更重要的是聆聽上帝的聲音。 在聆聽的過程中,他發現一個現象,有一些同工強調華人教會或是教會的使命就是「宣教」,因此宣教是絕對不能被放下的,那是要持守下去的一件事。而另外一群同工則表示,宣教在教會中是正當的事,而他們也不敢說不,也不敢否認,但卻覺得是離教會很遠的一件事。就像理性上知道是正確,且應該要做的事,但面對實況時,卻有落差出現。在聽到這兩方的聲音時,董家驊牧師便想到這次特會的主題「使命門徒」。 「在教會談門徒培育的時侯,我們並沒有想到宣教。而當我們在強調宣教的時候,我們所想到的,也跟培育門徒是沒有關係的。是否正是這樣的二分法,使我們委身在宣教上覺得很吃力﹖」 董家驊牧師問。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直播截圖)
董家驊牧師以三個角度勉勵教會,其實「宣教」與「培育門徒」是一體兩面的事。 一、從聖經的角度
馬太福音廿八章18~20節──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大使命的經文強調著宣教的重要性,若專注經文,想宣教的大使命,能看到它只有一個主要動機,就是「去使萬民作主門徒」;可由此看見大使命的核心。而去、施行、教導,在原文希臘文中,是三個分歧,但耶穌卻以這三個,來形容這個動機中的動機﹕
去 — 無論是停留在本地或外地、被差遣到遠方;都代表著我們都要回應這個使命。
施行 — 代表著整個的歸信、轉化,使人的生命不再以自己為中心,而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
最後 —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所強調的不只是一個人信主,而是他(她)信主後開始跟隨耶穌,這是一個一生之久的旅程。 所以從短短的經文中,我們能看到,「宣教」跟「做門徒」是分不開的。 純正的領導才能帶出真正的門徒。(直播截圖)
二、從神學的角度
董家驊牧師接著提問:「門徒是跟隨誰的門徒呢﹖」「耶穌基督又是誰﹖」從聖經的啟示中,我們能看到祂是一位宣教的主。那若門徒所跟隨的是一位宣教的主,那麼在跟隨的過程中,我們怎麼可能不投身在上帝宣教的使命當中呢﹖ 教會沒有自己的宣教使命,教會的宣教使命是源自於上帝是宣教的上帝。若教會建造門徒,只是在建立組織、建立地方堂會的部門跟規模,很可能會忽略了最终不是要帶領門徒投入教會的事工,而是帶領門徒跟隨那位宣教的主。 另一方面,宣教的上帝也提醒了一件事,宣教的本質不是一個教會的事工或工作,而是教會的宣教源自於宣教的上帝,會眾是因為宣教的上帝而存在的,大家也被呼召要去繼續與上帝同行,委身在祂的宣教使命中。 三、從教會歷史的角度
回顧福音進到中華大地的時候,常想到馬禮遜宣教士入華的二百年宣教歷史。但若從二千年更長遠的教會歷史來看,其實馬禮遜基督教新教入華,是教會第四波入華的宣教工作。 第一波有歷史記載的,是七世紀在唐朝所傳入的景教,隨著唐朝對景教的逼迫,後來不復存在。 第二波有記載的,是在十三世紀時天主教的方濟會修士,派宣教士到當時的元朝,在北京建立了教會,甚至一度有六千多信徒。後來元朝也因逼迫教會而消失。 第三波則是在元朝末年時,藉著天主教耶穌會宣教邉庸ぷ鳎??M來的信徒之前更多;卻因著禮儀祭祖問題,成為清朝皇帝與教皇兩者的權力之爭。馬禮遜宣教士則是帶領第四波的宣教邉印?/align] 董牧師提醒說,從歷史上回顧,能明白若只有傳福音,卻沒有札根的門徒訓練,就會如耶穌「撒種的比喻」;若逼迫一來,世上的私慾一來,錢財的誘惑一來,門徒就會放棄傳福音。若今日大家是期盼福音能在所宣教的地方上,深根柢固的發揚,那我們就該扎實的與當地弟兄姊妹一同學習作主門徒。 董牧師強調,無論從聖經、神學或教會歷史的角度,都能看到,「宣教」跟「做門徒」兩件事是分不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