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研讨会纪要 主题:“文化使命和十字架神学” 主讲人:戴永富老师 时间:2021年12月16日 纪要整理:王少波、曾庆余 第一部分:主讲 我们今天讲的内容比上个月更重要。因为上个月可以说是导论,有关基督教的文化使命和人性的完善。今天涉及到基督论、文化使命和十字架神学。文化使命的基督论上个月我们已经说了,所谓文化使命就是上帝给人托付的创造使命。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形象的载体,所有的人通过管理这个世界,通过更新这个世界的文化展现出上帝的荣耀。但是讨论文化使命如果离开基督论的语境有它的危险,以后我们会看危险在哪里。我们现在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使命的基督论语境,也就是文化使命的基督论背景。 导论:文化使命的基督论语境 文化使命上一次我们已经说了,事关神的形象。这个形象是有三重职分定义的,三重职分为内涵。神的形象的内涵就是三重职分,就是我们基督徒从圣经里面所熟悉的先知、祭司和君王职分。贯穿整个旧约新约圣经有三重职分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先知、祭司和君王。三重职分最完美的表现和集合就是在耶稣基督的身上。 堕落以后,三重职分以道成肉身为其诠释标准。我们看整个圣经,尤其是看旧约的时候,我们必须从新约的角度。堕落之后,三重职分以道成肉身也是耶稣基督为它的诠释标准。它的内涵就是指向耶稣基督本身。这意味着十字架及其特殊终末结构要诠释三重职分。 今天我打算给大家分享一个比较深刻的神学教义,比较深刻比较全面的神学教导。这是关系到整个圣经的神学意义。三重职分——先知、祭司和君王职分——必须由道成肉身解释。定义道成肉身,也就是十字架死而复活,我们必须从十字架的角度来解释三重职分。十字架又是关系到很特殊的终末论的结构。这一点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我们要抓住基督教的神学,我们要抓住整个圣经的神学,离不开道成肉身,道成肉身离不开十字架上的死而复活,十字架告诉我们很特殊的终末论结构。所以基督论、创造论、救赎论、终末论必须得到我们的注意。很多时候我们基督教的神学或者我们对基督教神学的理解之所以不完整或者之所以失衡,主要的原因有二:第一我们忽略了基督论的语境。第二我们也忽略了终末论结构。以后我们会讲为什么终末论也就是末世论是相当重要的。 一、 三重职分的介绍 三重职分是加尔文的贡献,成为改革宗基督论的经典内容和教导工具。虽然是加尔文的贡献,后来被路德宗也就是信义宗、卫理公会、天主教所接纳。加尔文提供的三重职分被当做解释基督的思想工具、教导工具,“munus triplex Christi”这是它的拉丁文。 加尔文的意思是这样,基督等于受膏者。基督是一种称号,基督就是受膏者,在旧约受恩膏的职分莫过于君王、先知和祭司。他们都是受恩膏,恩膏在这里是代表圣灵,耶稣基督是受到圣灵丰富的同在,他也是君王、先知和祭司。 我们跟基督联合以后,我们每个基督徒也是君王、先知和祭司。在基督里我们也是君王,我们也是先知,我们也是祭司。三重职分成为解释基督耶稣的工作的有意义的工具。 二、 三重职分的本性解读 另外的新加尔文主义的神学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巴文克(H.Bavinck)给我们提供三重职分的人性的解读。所谓先知职分主要是指用于求知的头,祭司职分主要是指用以奉献的心,君王职分就是用于管理的手。三重职分可以被追溯到创造的时候,当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当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时候,人都已经具备了这三重职分。人也是先知、君王和祭司。先知跟真理有关,先知就关系到求知的头。祭司是关系到爱,祭司是一种代表,在旧约里面祭司关系到双重代表,在上帝面前代表人,在人面前代表上帝。祭司是一种联合,祭司是关系到用于奉献的心。君王是关系到统治、管理,所以君王关系到管理的手。 三、 三重职分和创造使命 三重职分是跟创造使命有关的。上一次我们已经讲了创造使命。创造使命就是上帝要求人征服管理这个世界。文化使命的三重职分可以告诉我们文化使命的三种层面。所谓创造使命,就是我们上个月所说的开发社会-文化的君王职责,代表上帝的祭司职责,传达神的话的先知职责。启示通过创世记,通过这些先辈们的神学。我们可以说三重职分不是三种职分而是一个职分的三种方面,或者我们可以说是一个事物X的三种职分性表现,一个事物的三种不同表现。这个X事物是关系到神的同在、神的形象。这个是关系到以后非常深刻的神学道理。创造使命是三重职分,关系到祭司、君王和先知的职分。 启示不是三个不同的职分,而是三种表现,是神与人同在的三种表现。当人与神同在,当神与人联合、合二为一,同在的表现就是君王、祭司和先知职分。从创造开始就有很重要的神学主题。这个很重要的神学主题就是以马内利的神与人同在。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所谓神的形象,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神的形象呢?因为人就是神与这个世界同在的管道。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神自己的一种显现的方式,神与人同在的这个表现。文化使命也就是神与人同在,神在世上工作的一种表现。这个只是讨论,现在我们就关系到这个神学道理,从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开始。 四、 三重职分和神的形象 对于加尔文来说,神与人同在蕴含着中保的概念。神与人同在,必须有中间,必须有中保能够集中跟人在一起的,能够站在神跟人的中间。对于加尔文来说,这个中间的中保就是圣子。圣子虽然他还没有成为肉身,成为耶稣基督,他已经是上帝跟人的中保。这个是关系到很重要的神学辩论,我们现在没有时间讨论这个辩论。 这是加尔文跟路德宗神学家斯坦加罗的一个争论。斯坦加罗说基督的中保工作只是关系到基督的救赎工作。什么时候圣子被称为我们的中保呢?就是当他替我们受死的时候。加尔文不同意,加尔文说圣子成为中保,不仅仅是关系到他的救赎,也关系到救赎之前的创造。不管是在创造和救赎,不管是在创造和新创造,圣子永远是我们跟上帝的中保。加尔文说圣子是神和受造物间的中点,隐藏在神里面的生命和祝福就从他流出来。从一开始亚当夏娃能够跟上帝在一起,就是通过圣子。 有一本书非常有名的,已经被翻译成中文的《加尔文的梯子》。这是加尔文和爱任纽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互动。对加尔文,人的受造目的:藉着圣子与神联合。就是与上帝联合,需要藉着圣子。加尔文比较反对灵意解经,他解经的方式是字面的。非常有意思,当我们看加尔文的《创世记注释》的时候,加尔文说圣子就是生命树,当雅各在创世记做梦看见梯子,看见把天跟地连接起来的梯子,他说这个梯子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就是把上帝跟人,把天跟地连接起来的桥梁或者梯子。爱任纽在神学互动里边他的思想在这里也是很像加尔文。爱任纽说在上帝跟人的联合中,神的作为是赐予,而人的姿态是领受。对于加尔文来说,人的受造目的就是藉着圣子与神联合。在联合中神的作为是不断的赐予,人的姿态就是不断的领受。保持领受的姿态是等于承认自己的贫穷而让神充满自己。与上帝联合,联合的方式是虚己而被充满。人通过顺服,就是倒空自己。在上帝面前人承认自己的平凡,人承认自己的穷困,从上帝那里领受祝福。所以虚己而被充满就是上帝跟人的联合方式。 兼爱任纽和加尔文的见解而论之,人有效管理上帝的创造的条件就是藉着圣子与上帝联合,而这联合由神的赐予或充满与人的领受或虚己组成。通过圣经我们看所谓顺服就是虚己。顺服就是奉献自己,把你的一切奉献给神。但是这种奉献不是牺牲,这种奉献是一种领受的方式。就好比爱,相爱离不开一方把自己奉献给对方,然后对方看见了这个奉献就充满。这是重演三一神:父和子在灵里的充满——虚己的相互性。反映出三位一体的关系。父把一切给子,子把一切给父。这种相爱的关系就是圣灵本身,这个是根据奥古斯丁的三一论。圣灵充满父和子,圣灵就是爱的力量充满父和子,父把自己给子,子把一切奉献给父,然后父和子的关系向外反映在创造。加尔文说父和子的关系是解释现实的一切。上帝跟受造物的关系,上帝跟人的关系,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父和子的关系。父把一切给子,子把一切给父,是一种荣耀循环。如果用爱德华兹的神学是荣耀循环。通过创造,上帝把一切给受造物,受造物领受了上帝的一切,受造物荣耀上帝,把一切归给神,是一种荣耀循环。这个就是创造的故事。 加尔文说,唯有与神联合之人才能够作神的形象。加尔文觉得人与神联合不只是人得救以后要发生的事情。从一开始堕落之前,人的呼召还是与上帝联合的。我们看创世记1-2章知道伊甸园是一种圣殿,而人是圣殿中的“神像”(tselem)。人不可以再做偶像,因为人是代表上帝,人是活神像。神像在古中东就是有神灵的灵。在这里人被神的灵充满,所以他能够活生生地代表神。因此,人的本质行为是体现出神自己的样式和同在。人之所以为人,因为通过他的一切他能够显现出神自己的样式,神自己的荣耀。 有关神的形象神学家提出了三种观点。第一种是结构性观点。这个是比较古老的观点。奥古斯丁、阿奎那、加尔文这些人都接受这个结构性观点。人像神是因为人有理性和意志。这个意志包括人的渴望,甚至人的感情。意志就是人的选择,选择体现在你的感情,你的渴望。理性就是你的知识。理性与意志是人与神联合的官能,被神充满的理性和意志成为智慧和爱。理性和意志从这个角度看,不像启蒙时代的西方哲学家认为的理性和意志就是要表现人的独立。但是从基督教的创造论开始,人的理性和意志就是人与神联合的官能。所以理性被神充满就成为智慧,意志被神充满就成为爱。理性和意志就是我们领受上帝的器皿。器皿被充满以后,我们就能够活出智慧与爱。所谓创造使命在这里是神藉着人有智慧的管理和有爱的保护润泽自然。上帝自己要通过他的智慧管理自然,上帝自己要爱护这个自然。但是上帝很谦卑,上帝通过跟人同工。上帝怎么样跟人同工呢?上帝跟人联合。当然这个联合不是说人变成上帝,但是上帝的智慧转化人的理性,上帝的爱转化人的意志。这个是结构性观点。 第二是功能性观点。人像神之处是通过三重职分的执行。人以智慧(神的道)行事,是先知职分。先知关系到神的智慧,先知关系到传达神的话、神的真理。人的理性被上帝充满就变成智慧,是关系到先知职分。人以爱行事是关系到祭司职分。爱是联合的力量,爱让我们跟上帝联合,我们在受造物面前代表上帝。爱也让我们跟别的受造物、别的人联合。当我们跟其他的受造物、其他的人联合的时候,我们在上帝面前代表他们。旧约的大祭司在上帝面前代表人。所以他每年一次进入至圣所,替以色列百姓认罪,这个是在上帝面前代表人。他也在以色列百姓面前代表上帝,祝福他们,告诉他们上帝的旨意,祭司职分的核心意思是双重联合与双重代表。人在上帝面前代表人,因为人跟其他人联合,人在人面前代表上帝,因为人跟上帝联合。这个是以爱行事。以智慧和爱行事的有效性或能力就是君王职分。当你以智慧和爱行事的那种成功表现就是君王。 第三是关系性观点。人像神之处就是活出三一神的相爱。神与人的联合的表现就是成全本性的知识,爱和能力层面。以知识为核心的先知职分与圣子有关,以联合之爱为主的祭司职分与圣灵有关,以能力为表现的君王职分与圣父有关。 爱任纽曾说,道和灵是天父的创造和救赎的“两只手”。圣经中上帝的工作离不开祂的话、祂的灵。上帝创造,以西结能够使那些身体长肉复活,耶稣基督护庇马利亚,都是用神的话、神的灵。上帝的话和上帝的灵是天父上帝创造的两只手。人使命能力的成全(父的旨意的实现)是要通过人对神的认知(子的智慧)和与神的联合(灵之爱)的。 五、 三重职分式文化使命的核心条件 以人与神的联合为基础,而其结果为先知性知识、祭司之爱和君王能力。联合以“虚己而被充满”为内涵。人藉着与圣子联合而与神联合,旨在通过效法圣子而效法神。人生哲学是虚己而被充满,联合而效法。贯穿整个圣经人被邀请与神联合。所以保罗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拉太书2:20)。联合的方式是虚己而被充满。联合以后才能够效法上帝,“你们要完全,就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马太福音5:48)。你们要效法基督成为他的样式,联合而效法。你没有联合,就不能够效法基督。我们基督徒的本分,基督徒的人生哲学就是虚己而被充满,联合而效法。这样子我们在世上能够成为上帝祝福这个世界的管道。 六、 三重职分和道成肉身 单从创造论看三重职分有其危险。因为我们不能够忽略堕落、犯罪,所以创造视角需要被救赎及其终末论解释。终末论(末世论),它的核心意义就是上帝怎么样更新祂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末世论也就是上帝对祂的受造物的更新。所谓终末论、末世论主要不是关系到天地的毁灭,而是关系到新天新地的出现,新耶路撒冷,这个是天地的改变。 上帝怎么样挽救人?通过圣子成为肉身。从一开始圣子已经是上帝跟人的中保,现在如果上帝创造人是根据祂的爱子——圣子创造人,上帝更新祂的创造也是根据圣子。如果上帝跟人联合,一开始堕落之前是通过圣子,那现在堕落之后上帝跟人联合,通过圣子成为肉身。耶稣是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范型,因为三个职分都植根于圣子的中保工作。一开始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先知、君王和祭司,是因为他们借着圣子与上帝联合。现在圣子成为了肉身,给我们看完美的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职分。耶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也是跟三重职分相应的。祂是道路意味着祂是领路人,祂是我们的骏马,祂是真理意味着祂是先知,传讲神的话,祂是生命意味着祂是祭司,祂通过舍命给我们新的生命。 道成肉身给三重职分以终末论的吊诡性。终末论是关系到创造的更新。万物的更新有它的吊诡性。末日已经开始,但是还没有完全实现。天国已经来了,但是还没有完全实现。最有决定性的胜利已经开始了,通过十字架上帝已经打败了魔鬼的死亡,不过基督还没有再来。在这种已经跟还没有之间有一种吊诡,有一种倒置。 基督是终末性的先知。传讲颠倒的国度,什么意思?基督已经来,不过还没有再来。我们处于已经跟还没有之间。在这种旧时代跟新时代重叠、旧现实和新现实并存的状态中,我们发现,根据世人,有钱的人才是有福,笑哈哈的人才是有福。但是根据基督,哀恸的人有福,贫穷的人有福。根据世界,吃的饱有福,但是根据耶稣基督,饥渴慕义的人有福。根据世界,先下手为强。但是根据耶稣基督,温柔的人有福。基督是仆人式君王。君王一般是统治一切,但他是作仆人,最伟大的作仆人。祭司本来要圣洁,但是圣洁的祭司与罪人联合,承担罪人的罪,这一切都是有很大程度的吊诡性。 道成肉身的虚己以十字架为顶点,所以终末论的吊诡性以十字架为其最清楚表现。十字架这种死亡的象征,祂带来生命。十字架是神吸引罪人的地方。十字架是最残酷的刑罚。加尔文说本来是耶稣基督的苦座。说耶稣是三重职分的范型意味着十字架是三重职分的诠释基础。当你说要理解先知、祭司、君王,堕落以后必须要通过耶稣基督,就等于说要解释这三重职分必须通过十字架。 加尔文把基督的死看作神的启示(先知)、和好(祭司)与统治(君王)。很早就说了三重职分最完美的表现就是十字架,通过十字架我们能够看见基督的先知、和好与统治,也就是基督的先知、祭司与君王职分。跟20世纪的救赎论相应。 七、 解释十字架的三种模型 20世纪和19世纪,很多神学家总结教会2000年的救赎理论,他们说解释十字架有三种模型:基督得胜模型(一般在东正教强调)、代赎(基督替我们救赎,一般在天主教、新教强调)、转化性模型。十字架成全人性,给人真正的智慧、爱和能力。 (一) 转化性模型和先知职分 十字架即超时空圣礼,圣灵藉着十字架把不同时代之人的石心改成肉心。 联合而效法。神通过成为人,神要先效法、神要先体会人的苦痛,神要跟人同甘共苦,所以神通过效法者变成人。神通过十字架告诉人,我了解你的苦楚。圣经里面罪人是要变成上帝,但是真正的上帝要成为人。所以神通过十字架告诉人,我了解你的苦楚,我了解你的软弱。“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希伯来书 4:15 和合本)。人看见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那种牺牲,人藉着圣灵能够告诉圣灵,我了解你的爱。人通过圣灵看见十字架,人就与被定在十字架的耶稣联合了,人能够体会耶稣的爱,通过体会耶稣的爱人开始效法上帝。罪人什么时候开始效法上帝?罪人离上帝最远,当罪人知道自己有罪,就开始效法上帝。这个是大公教会的教导。当罪人知道自己有罪而悔改的时候,罪人就开始体会上帝圣洁的旨意。他就说,我了解你的爱。十字架所实现的就是一种联合而效法。 通过十字架我们能够看见的是相互的虚己。上帝虚己、上帝愿意成为人,为我们舍命,死在十字架上。人虚己是人放下他的骄傲,人放下他心灵的隔阂。十字架的相互虚己意味着神与人的相互亲近和相互充满。上帝的爱充满了人,人也愿意把自己献给上帝。被圣灵感动的时候,人已开始效法上帝。因为无论是虚己的神或者悔改的人都为了恢复关系而自甘卑微。神自甘卑微是神的伟大,人自甘卑微是人的本分,人应该在上帝面前谦卑。该模型之所以与先知职分相应,因它关系到人接受启示的有效方式。圣经里你们的石心要改成肉心,你们已经不是铁石心肠了,你们的心已经软了,被上帝的爱攻克。上帝的律法就刻在你们的心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够领受上帝的启示,我们就是先知。 (二) 代赎模型和祭司职分 耶稣的受难有两种性质,为他人受罚和成为祭祀。圣经一方面告诉我们,耶稣基督虽然没有罪,因为我们就成为了罪,意思是他承担了我们的罪。但是另一方面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是把自己献上,他是祭物,上帝所悦纳的祭品。对加尔文来说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基督之所以为他人承受罚,因为他首先把自己献给天父,所以基督的牺牲是一种两个“是”。一位圣经学者这样说。基督对天父说:是,我愿意成全你的旨意,把身体献上。基督跟人说:是,我愿意成为你的赎罪祭。 这个蕴含着双重联合:基督向天父虚己体现出父和子的合一;基督向人虚己而愿意与罪人联合。双重联合双重代表。基督把身体献上当做祭祀是他与父联合的体现,而他受罪人的惩罚是他与人联合的表现。道成肉身即是关于神为了救人而虚己,也是关于人向神的虚己顺服。这个是双重联合和双重代表。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替人认罪。受约翰的洗是表示认罪。当基督在约旦河愿意受洗的时候,施洗约翰不敢做,我不能够给你受洗,你是圣洁的。但是基督说这是为了成全神的义。基督耶稣是代表以色列,他在十字架上代表人承担罪行,承担罪的惩罚,他在上帝面前替人认罪。与此同时,他也是在人面前代表天父。神爱世人,所以他赐给我们他的独生子。通过耶稣基督我们就看见上帝的爱。 (三) 基督得胜模型与君王职分 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十字架是一种武器,打败魔鬼的武器。十字架本来是失败的象征,怎么能够成为胜利的武器呢?很多教父说:撒旦想“捕食”耶稣,但十字架是神用以“诱杀”撒旦的钓钩。之所以如此,因为神的虚己之爱是生命之道,而撒旦的自满自爱乃死亡哲学。基督耶稣说为了我虚己,为了我失去生命会获得生命,不愿意为了我失去生命反而会失去一切。这个就是上帝的奥秘,也就是爱的奥秘。当你愿意虚己,当你愿意奉献自己的时候,你反而就获得。当你不愿意奉献自己的时候,你什么都失去了。上帝的胜利,君王的胜利就是在这里。这个是末世论、终末论的吊诡,通过死你获胜,通过生你反而会失败,撒旦就是不知道这个。 虚己及其所导致的死亡是被充满及其所带来的复活的渠道。三一神的奥秘,父和子的生命是以相互虚己和彼此充满为内涵,而灵是神性相爱的位格化。虚己和充满这种相爱是反映出三一神的。 八、 三重职分在基督徒的身上 归正教会、归正传统有一个非常好的文献,这个就是《海德堡要理问答》。适合给年轻人、成人、包括小孩子。有两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这两个问题是息息相关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耶稣被称为基督?耶稣被称为基督,因为他是先知、君王、祭司。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你被称为基督徒?因为我在基督的恩膏上有分,所以我也有君王、祭司和先知的职分。三重职分也是体现在基督徒的身上,人受耶稣之灵的恩膏与耶稣联合,所以人可以被称为基督徒了。马丁路德说基督徒就是小基督,效法基督。 (一) 转化性模型和基督徒的先知职分 如果我们作一个基督徒,作一个先知、君王和祭司,通过十字架该怎么解释呢?有效领受启示方能有效传达启示,转化性领受能带来转化性传达。十字架式联合是人以虚己之爱回应神的虚己之道。使人谦卑的挣扎和痛苦,就是虚己的良机。文化使命在这里不能够只强调成功,我们也必须承认,上帝通过苦痛,上帝通过失败,上帝通过挣扎,也让我们谦卑,让我们虚己,被上帝充满。 这里有终末的吊诡性,神出于其慷慨和恩典,在信徒意想不到之处散播其真理,让信徒以受教之心回应神的虚己之爱。我们现在属于上帝的先知,我们愿意虚己领受上帝。我们现在不要作宗派主义者。加尔文说过一句话,一切的证明是来自上帝。上帝有时候为了让基督徒谦卑,上帝在我们宗派以外散播祂的真理。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些真理,我们就等于污蔑圣灵。当我们谦卑,我们不能够作教条主义者,我们不能够随便批判其他的宗派。在旧约,先知富有动态的事工防止君王和祭司职分的僵化或教条主义化。我们要拒绝宗派主义和自我封闭的激进主义。很多时候文化使命是有这个毛病。 (二) 代赎模型和基督徒的祭司职分 正如基督因着他与父的合一愿意与罪人联合,信徒也是因着他们与基督的合一愿意和罪人联合。以诚恳的对话取代攻击性的说教,以设身处地的理解代替敌对姿态。你看我们都是罪人,但是上帝那么谦卑,愿意成为肉身。虽然上帝还是责备我们的,但是他能够体会我们的软弱。凡事受试探,我们是谁。我们只想骂人,但是没有谦卑体贴为我们的仇敌祷告。要爱供给我们,而且要理解他们的苦楚。善恶和对错的对立,也是在信徒里面存在。我自己是来自温和的改革宗传统,但是我发现很多所谓的改革宗,传扬文化使命,太有敌对的姿态。敌我的分野相当清楚,如果不是我的宗派,都是看不起的,这个不应该的。所以我有时候告诉唐崇荣牧师,改革宗是相信加尔文五大要义,第一要义是人的全然败坏。只是相信别人全然败坏自己没有败坏,所以都比较轻易地批判别人。你如果在基督里,你就发现善恶和对错的对立也是在你的心里。不要忘记,我们也是罪人。我们必须以爱心爱其他的人。 代赎模型也是拒绝部落主义。人家的丑事不断地传扬,自己的丑事不要讲,这个是部落主义。受害者精神及与之相随的积怨,我用尼采这个哲学家的一个术语ressentiment。这个术语的意思是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少数的,我们都是以受害者的姿态自居,带来我们对逼迫的一种仇恨和仇视。这个我们要相当小心,在所谓文化之争的时候,基督徒常常用这样的姿态,很激进、很怨恨他人。为什么?因为觉得自己是受害者。部落主义制造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隔墙而阻断了神藉着信徒与他人的联合。神为什么要跟我们联合呢?神也可以通过我们与他人联合。耶稣基督说,别人看见你们的善行,使得别人能够荣耀你们的天父。但是基督徒如果太强调敌我姿态,如果基督徒不体贴别人的苦难,不体贴别人的苦痛,那基督徒就阻断了神藉着我们与他人联合的爱心。我们受到反抗,有很多人不喜欢我们,这个是正常的。我们不要急于维护自己,我们不要急于为自己辩护。耶稣有时候为自己辩护,但是在他受审判的时候,他没有为自己辩护。一切都要交给上帝。 (三) 基督得胜模型与基督徒的君王职分 他们的关系是神以十字架之虚己为取胜之道。对上帝来说,取胜获胜之道是通过牺牲,通过十字架。上帝否定了很多这个世界的成功主义。为何虚己?客观上,世上事物都不稳定。我们的成功,包括事奉上的成功都不稳定。我们的成功总有一天会结束,会冻结,一切都是短暂的。主观上,人倾向于用主观因素的强度来补偿客观因素的脆弱。当人知道他的表现、他的成绩、他的所作所为都是短暂的时候,人的倾向就是加强自己对他的成就、他的事业的那种迷恋。这个就是偶像崇拜。人倾向于用主观的因素来弥补客观因素的脆弱。所以人要以虚己防止无常现实启动人的偶像崇拜机制。加尔文说我们的心就是偶像的工厂。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安全感。我们知道我们的一切在世上都是短暂的。所以我们就有一种倾向,极端迷恋我们的成功。 在无常的世界上,权力是人的依靠。对提倡文化使命的基督徒,这个是很大的诱惑。权力在这里我不是指政治权力,也不是指什么其他的权力。广义的权力就是改变情况的能力。权力在这里是改变情况的资本或者能力,比方说功绩、财富、名望、影响力、身份。基督徒因为对文化使命热心有加,而忘记了文化使命的十字架进程。基督徒很想拿更多的权力就是通过财富、名望、影响力,他能够改变。成功是权力的目标和资本,能够实现成功。对使命成败的过分专注会增强人对权力的依赖。而这会导致凯旋主义和英雄主义。 所谓凯旋主义就是一种属灵的成功主义。我们必须成功,成功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偶像。英雄主义,我们觉得我们要当英雄,我们要在教会里面,在社会里面当英雄。我们是新的马丁路德。这个不对,这个是世俗的价值渗透教会的表现。英雄主义就是以冲突与征服为元叙述。所以我们要征服我们要战胜。凯旋主义,犯了过度实现末世论之错,不安于救恩的“未临”部分。末世论是已经和还没有之间的。终末的“已临”和“未临”结构要求信徒以十字架神学制约其对成功的渴望。在成功的时候,你还是需要舍己,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基督还没有再来,人生总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和无法完成的工作,这个是人之常情。力图在今世实现全面成功既不现实,也与神的计划相悖。你要跑的比神更快,这个不应该的。在这个世界上,神通过成功祝福我们,神也通过失败管教我们。信徒要看破失败和患难,在失败中成长是信徒分享复活的生命的明证。 (四) 总结性实践 一是健全的教会生活。很多时候提倡文化使命的基督徒的弱点,就是他们忽略了教会生活的重要性。良好的讲台、圣礼、门训、灵命操练,这一切都很重要。基督的品德和样式,而非个人的抱负,才能够成为信徒从事公共领域的动因。我们怎么能够从事公共领域,我们怎么能够做到文化使命?不是因为我们有个人报复。属灵野心这个是很危险的事情。而是我们有基督自己的品德和样式。这个品德和样式的形成,是通过教会生活才能够才能够做到。 二是对弱势者的事奉,避免文化使命的精英主义错误。我们必须要事奉那些弱势者贫穷的人。 结束语: 堕落前和堕落后的三重职分都有同样的核心。人与神以虚己和充满组成的联合及其产生的效法。联合而效法,虚己而充满。 堕落后核心不变而处境变。十字架本来是不变的核心在遭破坏的世界上的显现。十字架所体现的是新旧现实的并存的吊诡性结果。现在旧现实还没有完全结束。在上帝的计划里面,只要基督还没有再来,旧的和新的还是并存。并存带来吊诡性的结果。所谓吊诡性的结果,人在困惑中能获得先知性知识,祭司之爱能使仇敌联合,人在软弱中能够体会君王式能力。一种颠倒的观念,颠倒的价值观。消极处境被赋予积极的功能,也是成为人虚己而被充满的时机。 因此,一方面,信徒并不是无为主义者,我们不能够说既然如此,我们什么都不要做。信徒所做的一切都构成着他们的成圣范围。你的成圣范围不只是在教会,你的成圣范围,你的成圣是关系到你在工作场所,你在办公室,你在学校,你在人生的各样的领域。这个都是荣耀上帝的机会。你作为先知、君王、祭司的执行范围,关系到你的一切、人生的方方面面。要求信徒把自己的人生划分为神圣与世俗的不同领域是不可能的。文化使命告诉我们,我们人生里面没有所谓神圣跟世俗的区分。一切都是神圣的,不管做什么,一切都是为了上帝。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要为了主而做。 另一方面,文化使命难以带来客观条件的彻底和恒久的改变。神借着不理想的现实不断更新信徒的知识、爱和能力。教会会面对失败,而且教会所实现的成功有时候也是短暂的。但是我们不要怕,神会保留我们的工作,但是神只保留效法基督者所执行的三重工作。这个工作会与基督的身体一样,在最后的日子里得以复活。我们都要看,虽然我们的工作在世上会失败,但是只要这些工作是来自效法基督的心,这个工作上帝会保住,在新天新地里面会出现。 加尔文很强调平和或者合乎中道的心态的重要性。加尔文说,信徒倾向于过度的感情投入和失衡的宗教热心,使他们对奋斗喜好有加,对背起十字架不感兴趣。加尔文在他的福音书注释里面说了一句话,宗教热心是很危险的事情。加尔文说有时候在宗教热心上我们会不理性。比宗教热心更基本的是敬畏神的心,爱神爱人的心。宗教热心会导致宗派主义,会导致英雄主义和凯旋主义。所以我们要平衡。我们跟我们的成功失败要保持健康的距离。所谓保持健康的距离,这个不是斯多亚派的哲学。什么叫斯多亚派的哲学?所谓斯多亚派的哲学,就是主张人要无情,不管是在成功或者失败,你没有什么感情的投入,这个是不可能的。加尔文说你成功的时候高兴正常,但是你的高兴不要成为骄傲,你在失败的时候难过正常,但是你的难过不要成为绝望。在你失败的时候,你可能会失望、会难过,但当你想起耶稣基督对你的爱,你会充满感恩。因为你知道凡事都会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这种感恩会冲淡你的难过,使你不会太难过。 我们必须有对立特性的并存。信徒热心却恬淡、积极而平静、务实但有理想。信徒很热心,但是对功名利禄很恬淡。信徒非常积极,但是也要平静,失败也无所谓。信徒很务实,我们该停的时候要停,但是也有理想。这其实跟中国的儒家教导有一定的相似性。儒家强调中庸之道。儒家尤其是宋朝的新儒家,像朱熹、程颢、程颐、张载这些人,他们都是反对佛教。因为佛教所强调的就好像斯多亚派的那种哲学——无情。但是儒家说,我们难过时需要难过,高兴时需要高兴,但是难过和高兴必须适当必须要适合。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但是基督教跟儒家的中庸之道还是不一样。我们之所以要有合乎中道的心态或者平和的心态,是因为我们太爱耶稣基督。我们之所以跟我们的成败保持健康的距离,因为我们跟耶稣基督没有距离,使得我们要靠近上帝。这是我的分享。 第二部分:问答环节 Q:我想问一下戴老师,有没有相关的一些书籍中文或者是英文的,一个书单可以推荐一下的。可以帮助我们系统的继续了解学习的。 A:今天的讲座是根据我写的文章,我会把我的文章交给曾传道。曾传道以后会发给大家,在文章里面有完整的书单,完整的书目。 Q:旧的东西可不可以全部抛弃。圣经教育要不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A:对我来说,圣经的教义是从永恒上帝那边启示出来,它是属于永恒的真理。不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基督徒在两个地方有变化。第一,在那些非根本的事情上,不是很根本的传统,基督徒可以改变。比方说服装,敬拜的方式,这些我们可以根据时代变化改变来吸引更多的人。就好像保罗说我跟犹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是律法之下的人,我跟非犹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好像不是律法之下的人,是这样子。第二,我们对教义的理解,通过这个时代可能会更丰富。教义本身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对教义的理解不一定能够完整。比方说过去很多基督徒认为奴隶制度是可以的,最重要是主人要爱护他的奴隶,要爱护他的奴仆,这个就可以了。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时代的进展,基督徒就发现这个是不可以。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根据耶稣的教导,废除奴隶制。 Q:怎样与神联合? A:与神联合的官能是通过我们的理性,通过我们的感情,通过我们的意志。我们先讲理论然后讲实践。理论的,与神联合不意味着我们变成神,与神联合就是我们跟上帝的那种亲密的同在。上帝在我们里面我们在上帝里面,就好像耶稣在约翰福音第15章说你在我里面,我住在你里面,是一种亲密的同在,理论上是这样。实践的,亲密的同在通过心意更新而变化。我们想的跟耶稣想的一样,我们的思维跟主的思维一样,我们的感受我们也可以感受主的感受。那怎么样能够感受主的感受?怎么样能够思考主的思考呢?通过读经和祷告,上帝藉着他的话改变我们也是通过圣灵的力量。读经和祷告的结合就是我们与神联合的管道。读经不能够没有祷告,如果只是读经,你的理性可能被充满了,但是理性的东西没有被消化。我们把我们所读的当做我们祷告的内容,这样子圣灵通过感动我们的心使上帝的话改变我们的心。 Q:那基督徒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谈文化使命? A:在不一样的地方或者不一样的社会,都有不同的文化使命的方式。我们在一些社会,一些国家可以建立基督教学校,但是有一些地区是不可能的,好像是不能够做到。文化使命的方式因地方而异,不能够一概而论。必须有上帝的智慧,所谓文化使命的根本意义是你要做到先知、君王和祭司的职分。不管你做什么,耕地、医生、办公室的老板,你怎么样通过你的职业来爱人,作祭司的职分,你怎么样能够通过你的职业更新人的生活,作君王的职分,你怎么样能够通过你的职业来传讲福音和真理,最根本的就是这样。 Q:基督徒可以阅读大量国学、世俗文化吗? A:这个是应该的。我们必须要避免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就是囫囵吞枣。所有的世俗文化全部都接受,不加以辨别,这个很危险。第二种极端就是全然排斥,这个是不应该的。我们看保罗自己他也懂得希腊文学各方面。当然很多传统文化跟圣经不相合,我们必须有辨别能力。 Q:基督教分派是好事吗? A:基督教分派有他的不可避免性,我们对圣经的话的理解有时候是有差异的,有时候导致分化。但是也有他的不好之处,耶稣基督在约翰福音第17章的祷告是要求教会能够合一。我们必须要努力合一,大家看历史,加尔文每次有跨教会会议,他必须派人参加。教会的合一是很重要的。宗派在一方面是不可避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够成为宗派主义者。 Q:老师如何看待基督教中国化? A:所谓中国化,我们必须重视中国的文化。而且我们怎么样通过中国的文化传讲福音,我觉得这个是应该的。福音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处境化。处境化在这里不是改变福音的内容,用当地人可以明白的话传讲福音。看保罗在使徒行传第17章的时候,他给雅典人讲福音,没有用旧约,用雅典人的哲学,他用希腊人的哲学和文学,这个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所谓文化是要改变基督教的内容,我觉得这个是不可以。 Q:如何看天国观?地上活出天国实在很难,往往被世俗化,活出圣洁很艰难。 A:我们必须避免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所谓的失败主义或者虚无主义,我们什么都不应该做了,我们什么都不用做了,这个世俗的力量太大了,我们不行了,无奈。第二种极端,成功主义,我们可以攻克一切。天国在世上的表现,只能是通过十字架,通过死而复活。基督徒跟罪恶的挣扎本身也是天国的表现。你跟罪恶挣扎,你有时候会犯罪,会跌倒,但是只要你能够知道悔改,只要你知道你的情况是不太理想,你已经是在上帝里面。在上帝里面的人知道自己有罪,没有跟上帝在一起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有罪,他们放纵自己的罪。 Q:基督徒是和世俗接轨还是不接轨? A:我们必须要平衡。一方面,我们必须要知道基督教要有一种反文化的角色。所谓反文化的角色不是反对文化。反文化这个词不太好。颠倒的国度,基督教的价值观跟世界不一样。世界所称赞的东西我们不一定称赞,世界所荣耀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荣耀。我们的成败标准,我们的价值观跟世界不一样,我们不能够忽略。如果教会在教堂里面说,你跟随基督耶稣你会发大财,你跟随耶稣基督你过去住房现在你可以买房子,你跟随耶稣基督过去骑摩托车现在可以开宝马。那你跟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两样。在不失原则的基础上,你通过接受世界的文化,部分的接受,你能够传福音,这个没关系。比方说我有一个朋友在一个教会事奉,这个教会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在年轻团契服侍的时候。他发现如果衣着非常的端庄,穿西装打领带,年轻人反而觉得他很怪,不想跟他在一起。如果他穿着跟他们一样,穿牛仔裤他们也能够接受。就好像戴德生一样,戴德生在中国传福音的时候,他改变服装,他的服装像中国人一样,他甚至留辫子。这种东西是没关系的,这个是为了福音的传讲。我们做一种适应是没关系的。 Q:有人说,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以马内利,老师觉得对吗?新旧约关于文化使命的书卷主要有哪些? A:我觉得不太一样。那当然这个是要看这个所谓天人合一是什么时候说的。如果孔子孟子那个时代,他们对天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人和天,天就是上帝。汉朝有一位儒家叫董仲舒,汉武帝时代的儒家,天也是人和天。唐朝以后到了宋,天已经不是人和天,天人合一和基督教的神人联合已经不一样。所谓天在这里是一种自然的总和、自然的力量。书卷里的文化使命,是比较分散的。主要是在创世记,还有保罗所说的。保罗说作妻子的、作丈夫的、作主人的、作仆人的怎么样。这一切也都是关系到文化使命,就是我们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基督的样式。保罗说你一切所做的都是为了主而做。 Q:基督徒经常用网络学习圣经,长时间不去教堂团契敬拜,这个会有什么影响? A:这个不太好。当然如果疫情的情况下,你无实体敬拜,这个是没关系。但是网络的敬拜不能够代替实体的敬拜。因为你在教会不只是听讲道,我觉得新教教会论有一个问题,它以为去教会只是听讲道,现在通过网络也是可以听讲道。但是不是这样子,去教会也是领受圣礼,和弟兄姊妹有交通。 Q:自学神学可以吗?自学神学是不是有可能把自己学成异端? A:当然有这个可能性。其实有一些教会所谓的神学家,比方说加尔文、巴克斯特,甚至包括奥古斯丁,没有正规的神学教育,也没有去神学院,可以说是自学的。要注意他们的自学,他们是要看前辈们的著作,他们尊重神学的传统。如果所谓自学是一种反知识的自学,这个不太好。我觉得现在因为时代已经很复杂,现在我们各样的教导也有,最好的还是参加比较正规的学习。 Q:基督徒形成的文化有可能是错的文化吗? A:当然有可能,所以要小心。作为基督徒的文化有可能是错的。比方说过去有一些国家把基督教的文化跟帝国主义混淆起来,这个当然是错误。把基督教的文化跟胜利主义、凯旋主义放在一起。所谓凯旋主义、胜利主义,就是我们基督徒必须胜利,我们必须建立基督教的国家或者基督教的社会。这个不可以的,不应该的。耶稣说我的国度不是来自这个世界。旧约神的国度的体现是通过以色列,通过一个国家,新约就不一样,是跨国跨文化的。我们基督徒没有义务,也不应该在世界上建立基督化的国家或者说社会,我们要做见证。在这个世界里面,就好像耶稣说了,坏人跟好人在一起,信徒跟非信者在一起,这个是难免的。我们要等主的再来。不要有过度末世论的错误。 Q:文化使命是不是一种文化上的灵恩运动? A:这个我不是很了解,我觉得文化使命有它的危险,基督徒要改变世界、更新世界是好的,本来是没有问题,不过因为我们有罪,有个人的野心和属灵的包袱。我们有时候有那种十字军东征的精神,要战胜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不好。对我来说我比较喜欢用的是三重职分,而不是文化使命。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文化使命,是你怎么样能做到三重职分,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职分在基督耶稣里。 Q:教会只关心人与人的使命,对环境、动物等方面漠不关心。不合理吧? A:当然不合理,当然不好。文化使命也关系到我们对动物的任务,对受造物的任务,对环境的任务。旧约里面很清楚,诺亚方舟也拯救动物。上帝终结了旧约的祭司制度,挽救了很多动物。文化使命是离不开环保,离不开对动物的保护。 Q:如何从十字架神学、终末论看成功,或者说基督徒正确的成功观是什么? A:这个很好。我们追求成功可以吗?当然可以。比方说你去一个教会,你要作一个传道人,然后牧师跟你进行面谈,牧师说你的使命是什么?我的使命是要给家庭教会带来失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有点不正常。追求成功是正常的。但是你对成功要保持距离。第一,要知道你最重大的使命不是你事奉的成果,你最重大的使命就是效法耶稣基督。效法基督,上帝让你失败、让你成功无所谓。第二,你必须现实。在这个世界成功是短暂的。我觉得我们在教会做事的人有一个危险,我们很容易欺骗自己属灵的成功。我们用的话都是属灵的话,为了主工作,为了上帝的国度,为了上帝的荣耀。有时候我们容易欺骗自己,我们所事奉的不是上帝,而是上帝的工作。我们所敬拜的不再是上帝,而是上帝的工作。牧师、传道人如果有这样的概念,他们其实已经拜偶像了。成功有很大的诱惑,很好,但是必须要小心。 Q:老师平时读中文书多吗?读多少英文书? A:我读中文书很多,不过神学书很多还是英文。还没有翻译成中文,我发现很多英文书翻译的也不是很理想。 Q:很多信徒圣经读过很多遍就是行不出来。您觉得问题在哪里呢? A:我觉得主要的问题是需要门训的操练,需要门训,需要正确的理解,都很重要。 Q:三重职分与光和盐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都一样,作光作盐就是通过三重职分。作光作盐是一种比喻,就是通过三重职分实现的。 分组讨论 1. 为什么文化使命没有十字架精神会有危险的? 2. 请讨论你对解释十字架的三种模型(转化模型、代赎模型、基督胜利模型)的理解。 3. 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执行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职分? 昝爱宗弟兄:没有神给你的智慧、理性、意志,其实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没有神给你充满智慧,没有圣灵给你启示,没有十字架的救赎,我们的智慧、理性往往是靠不住的,其实是愚拙的。这一点让我感受比较深。人自己是靠不住的,所以才需要神给我们智慧、救赎,神帮助我们灵命的成长。文化使命,如果我们光靠自己的热情、热心、对文化的理解,如果没有十字架的核心、没有十字架给我们的生命,往往我们做出的结果可能是另外一回事,有可能变成偶像崇拜、自我崇拜,或者是一种成功神学了。这个是很危险的。如果是成功神学了,那跟世界上的让人励志,让人发大财,有什么区别呢?你没有神给你的智慧,你只是看到人的智慧,那最后结果还是一种失败,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就是在主里边才能有成功。 张妍美姊妹:没有多深的了解,文化使命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人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十字架讲的是我们要与主联合。如果没有与主联合所做的一切就没有意义了,可能做出来就只是人的那种成功的追求。 曾庆余弟兄:为什么文化使命没有十字架精神会有危险?这个很大的原因跟人的堕落有关系。文化使命更多的着重于在创造当中,跟创造使命相关。人堕落以后,神的形象在我们里边已经不是那么的清晰了。人堕落以后,人的形象被污损了。人就开始抵挡上帝,没有办法跟上帝有真正的联合,这是罪带来的一个断裂。即便今天我们已经信主了,我们说已经罪得赦免了。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很重视十字架精神的话,我们就会忽略这种断裂性带来的影响,所以就需要有十字架精神。十字架精神,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把这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堕落的世界的,看待我们自己也是一个堕落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再看文化使命的时候,就会避免这种危险。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文化使命一定要有十字架的精神为前提。文化使命如果没有十字架精神会有危险。戴老师也讲了很多的方向。比如说人强调成功,忽略了效法基督的维度。 第二个问题,十字架的三种模型转化模型、代赎模型和基督的得胜模型。更多的还是强调跟三重职分有对应的。转化模型相对于先知性的职分,强调圣灵对人心灵的转化,可以使人石心变肉心,顺服上帝。代赎模型跟祭司有关。基督胜利模型跟君王职分有关。这三种模型并不是对立的,是三个方面,应该很好的结合才对。十字架能够转化人的心,其实也是使人转向神,从抵挡转向顺服。代赎模型是在基督里面得救赎,在基督里边我们跟上帝和好。这是代赎模型,跟罪有关。基督的胜利模型就是当我们靠着基督所赐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行出那种管理的职分,就是君王的职分来。这是三重模型的理解。可以运用在我们个人的灵修服侍生活当中。我们怎么样在日常生活当中执行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职分?先知的职分跟真理性有关。我们很好的学习真理,然后再把真理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就是执行先知职分。还有我们在向人传讲真理的时候,或者我们帮助其他人活出真理,这个跟先知职分有关。祭司职分跟生命有关,跟奉献的心智有关,跟代求有关。君王职分就是治理,按照神的旨意去工作,按照神的旨意去治理家庭,按照神的旨意服侍。更多的是见证,更多的是实际的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家庭等等。我觉得教会以外领域的很多事情跟君王职分有关。在教会里的治理和服侍也跟君王职分有关。所以实际上我们整个的日常生活不是圣俗二分的,不是在教会里才有先知、祭司和君王职分。实际上我们整个人的所有方面都有先知、祭司和君王职分。先知对应的是真理性,跟教导有关,跟真理有关。祭司主要跟灵修有关,祷告、奉献的心智等是跟灵修有关的。君王职分跟工作、治理有关。很贴近我们生活的三重职分。三重职分的框架,对我们的实际的生活、服侍和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弟兄A:圣经里有句话: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8 和合本)其实在生活中活出来也是很艰难的。比如你在生活中,能按神的标准来行事,为人说话有见证,确实有时候很艰难的。行公义,有时候你对不公义的事情,你要敢于像先知一样批评,敢于揭露出来,这也是很难的。你要存谦卑的心,对我们内心来说,祭司这个职分是虚己,是奉献。那我们有时候往往是没有把自己虚己,往往没有谦卑,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与神同行,有时候确实做不到。比如说管理家庭或者职场、场所,或者在外面有好的见证,确实也很难的。就是说在生活中,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神的带领,光靠自己肯定是没有力量去行三重职分,只有靠神给你力量,让你明白神的旨意,你才能行出来。行出来是比较难的,靠自己是行不出来的,只有靠神。比如通过读经、祈祷、聚会。特别是在服侍里边让我们能够有更大的力量,去活出三重职分来。活出来的时候,我认为是很艰难的,但也是个操练的过程。 姊妹A:我想问一个问题,三重职分是同时活出来的,不是分开的,是吧? 曾庆余:可以说三重职分是在每一个基督徒身上都应该有的。我们不是说你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可以把三重职分行出来。可能某一件事情更侧重于某一个职分。但是作为基督徒,整个人生应该把这三重职分活出来。这个是没有疑问的,就是基督徒的人生应该活出真理、生命、奉献的心、代求。我们需要按照神的旨意治理这个世界,治理家庭、治理我们整个的各种关系。完整的基督徒人生,他应该活出这三重职分。不然的话其实是没有完成上帝教给我们的使命。 姊妹B:戴老师讲的“虚己而被充满”,耶稣跟神联合也跟罪人联合,对我触动特别大。 弟兄B:今天戴老师的题目是“文化使命和十字架神学”,文化使命的话题在当今华人教会的圈子尤其是改革宗的圈子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分歧。我在读神学院的时候也提新加尔文主义。我想知道您听了戴老师的讲座后,戴老师是怎么给文化使命下定义的。太多人是反对文化使命的,因为圣经里面没有文化使命。文化使命没有十字架精神真的很危险。 姊妹C:我记得戴老师有一次讲座里面说:基督徒是负有文化使命的。他是这样解释的。我们生活在一定的文化里面,我们就要履行在这个存在的特定的文化里面的作为基督徒的使命。是这个含义,但不是我这种说法,我的理解是这个意思。戴老师神学的层次很高。他有些术语真的需要去琢磨。今天的“代赎”等等我不太能听懂。我再听一听,看看文字版可能会理解。我接触的有一些教会,他们觉得世界跟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他们觉得地上的不是他们的家,他们追求的或认为应该追求的就是天上的事情。地上的政治、文化这些他们不感兴趣。比如一个国家的总统大选,他们觉得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在这样的教会里面,他们和世界是分离的。他们认为在世界里就会被搅扰。他们出世不入世。他们认为只追求神的话语,其他东西一概不管。如果提到文化使命,他们觉得是绝对不能沾边的。我本人认为在一个文化里面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事实,在一个文化里面如何履行信徒的使命,真的要有神的智慧。神的智慧,没有十字架是不行的。文化不分高低贵贱,要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