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事实帮助你认识发生在美国的属灵复兴
2023-02-22
—— Joe Carter
阿斯伯里大学(Asbury University)上周三(2023年2月8日)举行的原定只有一个小时的早会演变成了持续好几天的奋兴大会。发生在肯塔基州威尔莫尔(Wilmore)这所基督教大学的奋兴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督徒。阿斯伯里大学副校长马克·惠特沃斯(Mark Whitworth)说,奋兴聚会的内容和教会常规聚会一样,包括了读经、讲道、诗歌、一对一祷告和小组共同祷告。
下面九个事实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美国属灵奋兴聚会和这种复兴的历史。
第一,圣经中没有英文中表述“复兴”(revival)的这个词,但确实呈现了一个复兴的模式。
旧约记载了好几次神如何复兴了祂子民的属灵生命(如撒母耳记下6章,历代志下29章,以斯拉记9-10章)。虽然没有一个希伯来语词能表达出复兴的全部意义,但旧约确实呈现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复兴模式”的东西。正如科林·汉森(Collin Hansen)和约翰·D. 伍德布里奇(John D. Woodbridge)在他们合著的《神的异象:复兴的历史》( A God-Sized Vision: Revival Stories that Stretch and Stir)一书中指出的,圣经呈现的模式是:“在属灵衰退的时期,有人站出来承认自己未能按照神良善和恩典的律法生活。其他人开始跟着看到问题所在,于是转身离开各自的迷途。神可能会听到他们的请求,并以复兴的方式回应他们的呼求。”
第二,人们并没有就如何定义复兴达成共识。
因为圣经没有明确定义什么是复兴,所以人们提出了许多定义。例如,巴刻(J. I. Packer)将复兴定义为“神对祂子民的一个快速拜访,以触动他们的心灵,加添祂在他们生命中的恩典工作。” 在《世界宣教福音派词典》(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World Missions)中,厄尔·凯恩斯(Earle Cairns)将其定义为“圣灵的工作,在神的子民为其灵性衰退的危机悔改后,透过祷告和话语使他们恢复更有活力的属灵生活、见证和工作。”正如汉森和伍德布里奇所说:“使徒们可能会把被我们归类为复兴的东西理解为教会对上帝、彼此和周围世界的预期态度。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复兴理解为基督徒在神的恩典和圣灵的力量下牢记并拥抱他们所领受呼召的时候。”
第三,复兴会带来更新、运动和觉醒
复兴一词的使用混乱延伸到与复兴主义有关的其他术语,如“觉醒”(awakening,如大觉醒)、“更新”(如灵恩派所说的“更新”)和“运动”(如"Jesus Movement",耶稣运动)。如何分辨这个词呢?一个有用的解释是,当神触动一个人内心时,就会发生更新;当神触动一个信仰团体时,就会带来复兴;而当教会以外的更广泛社会受到影响时,就可以称之为觉醒(运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影响范围更小的觉醒)。
第四,第一次大觉醒催生了美国基督教福音派。
大觉醒指的是1730年代至1760年代期间在美洲殖民地发生的宗教和文化变迁。当时一系列的复兴活动发生在整个殖民地各个地方,带来了美国独立战争之前最重大的社会动荡。正如历史学家托马斯·基德(Thomas Kidd)所指出的那样,大觉醒催生了美国基督教的福音派。复兴运动强调所有人都是罪人,如果没有耶稣基督的救赎,罪人会在地狱中受永远刑罚。但如果向神认罪并且信靠基督,罪人就可以得到救赎,而个人的归信是寻求饶恕和接受上帝恩典的必经之路。
第五,第二次大觉醒导致了社会改革和新的宗教运动。
被称为第二次大觉醒的时期是在第一次大觉醒结束后约50年开始的。卫理公会和浸信会带头借着此次复兴运动将基督教传播扩大到美国的边疆地区。事实上,这次觉醒导致了卫理公会数量的大幅增长,从1776年的约20间教会到内战时的19000多间教会,使他们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新教教派。第二次大觉醒还引发了一些社会改革(包括监狱改革、禁酒运动、遵守安息日、妇女权利等),并导致了其他宗教运动的产生,如基督复临运动、圣洁运动、复原主义运动和摩门教。
第六,商人祷告会带来了全国性的复兴。
1857年,平信徒布道家杰里迈亚·卡尔文·兰菲尔(Jeremiah Calvin Lanphier)开始在纽约市主持午餐时间祷告会,第一天只有六个人到场。但到了第二年,每天有10,000人在祈祷,这被称为1857-1858年的商人复兴会(Businessmen's Revival of 1857-1858)。这场复兴运动传遍全国,估计带来了大约一百万人的教会增长。
第七,洛杉矶大复兴孕育了五旬节运动。
阿苏萨街复兴(The Azusa Street Revival)是洛杉矶一系列复兴之一,始于1906年4月9日,一直持续到1915年左右。这些复兴被许多成熟的宗派所轻看,并导致许多被这种新的五旬节式复兴吸引的人开始了自己的教会和团契。它最后导致了世界上最大的五旬宗团体——神召会的形成。
第八,“耶稣运动”将反主流文化与福音派合并。
20世纪60年代末的反主流文化与美国青年的属灵复兴相结合,形成了“耶稣运动”。这场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巅峰,吸引了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如嬉皮士和其他“耶稣怪人”("Jesus freaks")。拉里·埃斯克里奇(Larry Eskridge)在《上帝的永久之家》(God's Forever Family: The Jesus People Movement in America)中说,美国的“耶稣百姓”(Jesus People)运动开始将青年文化纳入福音派教会中。这导致了当代基督教音乐(CCM)和敬拜赞美音乐等现象的形成,以及教会中的非正式着装和对青年事工的日益重视等趋势。
第九,大学一直是复兴发生的主要场所。
纵观美国历史,复兴常常发生在年轻人中间,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例如,1802年耶鲁大学的一次复兴使当时230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归信基督。近150年后,1950年在惠顿大学小教堂发生的复兴引起了《时代》杂志的注意,它观察到“一股忏悔的热潮席卷了整个礼堂”。而最近在阿斯伯里大学的复兴是发生在该校礼堂一系列复兴中的最新一次。正如大学所说,“已经有几次圣灵的重大感动席卷校园,并传遍全国。”1905年、1908年、1921年、1950年、1958年、1970年、1992年和2006年,阿斯伯里校园都发生过奋兴运动。
译:DeepL;校:SMH。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9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Revivals in America.
Joe Carter(乔·卡特)是福音联盟的编辑,同时也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Arlington, Virginia)的麦克林圣经教会(McLean Bible Church)担任牧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