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发表于 2020-6-20 21:20:50

南方周末:【十年·国】没想到信基督的人多了

【十年·国】没想到信基督的人多了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沈颖 2009-12-30 22:04:44 来源:南方周末

基督教徒人数的迅速增长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并未得到足够关注的新现象。2000年以后,以家庭场所聚会为主要形式的城市教会,在大城市和城市青年白领阶层中迅速扩张。
自2008年始,中国社科院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宗教问题蓝皮书》,意味着宗教问题研究正在逐步脱敏,从边缘开始走向主流。蓝皮书提到,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基督教人口的迅速增长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并未得到足够关注的新现象。
基督教研究学者范亚峰博士认为,基督教首先在中国农村兴起,1997年左右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2000年以后,以家庭场所聚会为主要形式的城市教会,进入大发展时期,人数倍增。
如果农村信徒是老人多,孩子多,妇女多,那城市信徒则是大学生多,年轻人多,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多。
城市新兴教会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等中心城市为代表,大多租用或购买写字楼进行宗教聚会,公开化程度高;信徒多是城市青年的白领阶层,文化层次较高。
范亚峰分析,基督教兴起的大背景是,1980年代理想主义的失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实主义和经商风潮裹挟,伴随着物质的满足,精神处于失落状态。1990年代新的大学生、年轻人和知识分子面对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直面人文主义的危机,其中寻求真理、追求终极关怀的一群人,开始向信仰领域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孙毅认为,基督教人数增长的另一背景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国际文化交流增多,199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员流动加剧,一些基督徒人口流向城市。从微观角度看,城市化不断深化过程中,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高节奏和巨大生存、心理压力也是一催化因素,如一些社会矛盾的激化,失业问题、大学生扩招带来的问题,1980年代独生子女的情感脆弱问题、心理问题、房价暴涨带来的生存压力,人们需要信仰给予生存的支撑。
孙毅分析,基督教自身特点也是一重要驱动力。基督教和现代日常生活有比较紧密的联系,信仰与职业、婚姻、如何看待世界和他人的关系直接相关,针对现代人对人生意义思考,对终极问题的关怀需要,比较切合现代人生存体验语境和表达方式。在人与人之间比较冷漠,缺乏爱的环境中,基督教比较强调爱、平等、尊重,知识群体也是被基督教所传达的“爱、信心、盼望、公益、包容、宽恕”等理念吸引。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范亚峰认为,2008年是中国志愿者元年,也是基督徒志愿者元年,志愿者中63%是基督徒,几乎每个家庭教会都向灾区派出了志愿者,1000亿地震捐款中有115亿是由基督徒所捐。
于建嵘在广泛调查之后,最深刻的一个感受是,“信教是人们内心的一种体验,在我看来它就是一种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方周末:【十年·国】没想到信基督的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