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发表于 2020-6-20 20:14:48

基督信仰:社会治理的民间维度

博客中国
作者:斛建军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基督信仰的评价,好多人其中包括大学者对于基督信仰的恐惧,在他们的文字下基督信仰好像一股洪水猛兽,一下子就能把中国文化吃掉似的。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声音:“基督教才是最后颠覆中国的核武器,倘不未雨绸缪,则中华民族的大灾难,还在后头呢”(孔庆东)。我以前对于基督信仰也没有多少了解,也对于其有抵触心理,认为好端端一个中国人信那洋玩意干甚。后来读了一些关于宗教哲学和历史的书籍,对于基督信仰有了一些了解,发现基督信仰并不离我们很远,反而离我们很近。基督信仰的“人性”吸引了我,我主动找到附近的基督信仰小团队,变成了一个基督徒。几个月来,在参加基督徒活动的同时,也通过阅读各种关于基督信仰的文献,对于基督信仰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因此,就希望以一个基督徒和社会学者的双重身份,来谈谈我对基督信仰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方面遇到的问题上的积极作用的看法。

在我看来,我国当前的社会出现了一个“失德、失范、失序和失链”的情况,失德就是从国民的道德层面来说,我国当前国民的道德水准严重下滑,包括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和社会道德等;失范是指随着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的转型,社会规范、道德意识等产生混乱,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力降低甚至消失,而变化的社会又会使得人的欲望不受约束,使个人的需要不受限制。获取财富是社会衡量成功的主流标准,但是获取财物的手段对于不同阶层的人而言却是不同的,从而产生失范。失序指因社会转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失范所引起的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的紊乱。失链就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处于一种“原子化”的状态,个人被孤独感和抛弃感严重困扰,个人感觉被社会抛弃的一种心理和身体处境。

而执政党对于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还是老一套的道德说教,包括国家最高领导“八荣八耻”号召,政策层面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各种英雄人物的不断出笼,而效果却不大明显,连党内人士都不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国民对于党的老一套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已经普遍产生腻烦,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又一时不能对国民发生影响,在这种双重缺位下,基督信仰是一种及时和可靠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的加入必将对于我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带来新鲜血液。

基督信仰中的“上帝与个人同在”的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新鲜的思想,这种观念给基督徒一种自律,使他(她)感到上帝一直在自己身边,这样当基督徒有了坏心思的时候,就能通过这种上帝监督从而避免做出违反社会规则的事情。而中国传统里的观念是“山高皇帝远”,中国人一直认可皇帝的权威,只有皇权对其具有实实在在的约束力,而皇权一旦远离个人身体,个人就可以胡作非为。中国人的“耻感”文化是从事后被别人发现而自己“丢人”的角度出发来避免胡作非为,而基督信仰是“罪感”文化,认为每个人都有罪,因此每个基督徒都对于自己的罪充满忏悔。基督信仰强调基督徒都是上帝的子女,抛弃了那种狭隘的家庭、地域等特殊关系理念,这就出现了基督徒都是“弟兄姊妹”的情况,因此基督徒之间不存在特殊与一般之分,基督徒把上帝对自己的爱平等地分给每一个人。而中国人强调的“特殊关系”使得个人只在熟人圈子内注意自我形象,只对熟人表达爱,而一旦走出熟人圈子就可以胡作非为。权力监督和别人监督就可以出现“万一”的情况,而上帝的监督却时时在位,这正是中国人需要的,也正是当前这种“失德”行为需要的。

基督信仰鼓励基督徒追求永恒的东西,追求在精神和灵性层面提高个人。我国当前的社会处于成功学(即金钱衡量一切)的天下,每个人都在追求无限制的金钱和权力以及声誉,而这些资源却很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功。在这种成功欲望的支配下,社会的各个层次的人物都在用尽心思追求成功,这就出现了一部分希望“走捷径”的人物,于是各种社会问题就出现了。加上社会对于成功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有奶便是娘”的衡量标准更加剧了这种“走捷径”的成功行为,于是“失范”行为就出现了。基督信仰鼓励通过正当的手段在世俗中成功,以正当的手段努力工作来荣耀上帝,正是纠正这种“失范”行为的良药。

我国当前的转型社会,在失范的同时,也面临着失序的困境,这是一种伴随现象。社会失范引起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的紊乱,这在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国民对于这种失序深恶痛绝,但是却也参加进这种失序中,否则自己就无法生存,这样整个社会都陷进了这种制造失序的恶性循环中。基督信仰中的“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的观念,是基督徒在处理信仰和世俗生活中的指导,而我国当前的失序正是这种理念的反面。

基督信仰的“聚会生活”使得基督徒能有一个固定的交往群体,这种群体对于个体的关怀使其对于个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无形中充当了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我国当前个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在转型中,人们交往的理性化在加深,传统的亲友体系在解体,加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特殊生存背景,使得一部分人出现了“交往真空”,个人在城市生活中好像掉进了人海,孤独感时时伴随着,在这种个人与社会“失链”情况下,各种后续问题就涌现出来。基督信仰的社会支持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已有的经验也证明它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基督信仰是一种国家和社会都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的社会治理策略,是一种从民间自发的一种“自我治理”,只要调控得当,就能起到社会良性治理的作用,这对于国家和社会都是一种良策。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多次提到,基督信仰在欧洲社会的动乱年代,一直起着文化保存和社会管理的作用,正是在基督信仰中孕育了西方文明。我国当前当然没有处于这种恶劣的状况,但在这种“失德、失范、失序和失链”比较严重的社会处境中,也急需一种权威来治理,基督信仰在我看来可以充当这种“国家之外“的权威。

基督信仰并不是西方的东西,它的世界性使其可以在各种土壤上扎根,因此,基督信仰和中国传统也一定可以互相补充,从而实现基督信仰的汉化,而很多人的“帝国主义殖民”等说法就是多余的担心了。

参考文献:

1、金小红,张艳华:《失范理论视野下的城市外来青少年越》,《中国社会学网》 2009年9月9日

2、刘祖云:《转型期的社会失序问题》,《学习时报》2008年11月23日

3,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1版

4,孔庆东:《乍寒又暖乱翻书》,新浪博客,2009年11月04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督信仰:社会治理的民间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