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发表于 2020-6-20 11:00:08

羊文化概念的解释与答疑

羊文化概念的解释与答疑
曼德
羊文化概念提出来之后,认同者无数(已在香港、新加坡举办两届论坛),但也有不少争议,作为一个文化概念,这是难免的。“文化”本身就有很多定义,据人类学家A.L.kreober统计,文化的定义高达160种之多○1。至于羊文化,目前的解释也有20多种,有中国古代的羊文化、草原饮食羊文化、有儒羊文化、有羊城的五羊文化、还有不少企业自称的羊文化等等。文化不是宗教、文化传播更不是宣教。那么传播羊文化在当下有什么意义呢?
本人在《2006:从狼文化到羊文化》一文中首先从企业文化、从耶稣基督的角度阐释了与企业狼文化相对的羊文化。2007年,在中国宣道神学院纪念赵天恩先生讲座上,本人在《企业文化基督化—当代基督徒的重大使命》演讲○2中重点解释了羊文化。当时中宣麦炳坤教授为羊文化也作出了积极回应○3,除正面肯定外,对羊文化提出了两点意见:1.提防落入基督与文化对立或两极论之中;2.动物的意象和特性不宜无限地延伸、细致入微地寓意化。麦炳坤教授的意见和他人的建议都是完善羊文化理论的必备思想资源。
《圣经》尤其是《新约》中,经常用某些动物为符号来比喻、指称耶稣基督及圣灵。《新约》中有三个动物形象,具有非凡的意义。狮子、鸽子与羔羊。除鸽子比喻圣灵外(见马可福音 1章 10节、路加福音 3章 22节、约翰福音 1章 32节等),狮子、羔羊都同指称耶稣基督。《圣经》启示录 5章 5节中写到:“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在这里,耶稣基督被形象化为狮子,这个形象说明了耶稣的君王属性,是主宰者和掌权者。但在《圣经》中,耶稣基督被喻称为狮子也只有这一处。更多的地方,是用羔羊来指称耶稣基督,这尤其表现在四福音书和启示录中。无庸置疑的是,羔羊这样一个动物形象能更多的体现出耶稣基督的属性出来。尤其我们不局限在神学领域,我们放在更加宽泛的文化领域中的话,羔羊的文化也最能更多地体现基督教的精髓和特性出来。
其实,羊文化古已有之,但今天被提出来并加以重新阐释,就有着很多微妙与深刻的涵义。羊文化首先是个文化概念,它不是宗教或主义,也不是神学概念,它是跨宗教或主义的文化概念。文化不同于宗教信仰,但文化源于信仰;羊文化绝对不能代表基督教文化,但羊文化却以基督信仰为核心,并包容与基督教文化不相违背反而相融的众多宗教、主义的价值观,甚至包括儒家、佛家思想中的价值观与理念。总之,羊文化是以基督信仰为核心的跨文化概念。它非常包容,但最终会准确地指向其核心;它辐射范围很广,但目前以企业文化为重。
羊文化的精义在于:奉献、牺牲、担当、我死你活、爱、服务、双赢、顺服规则、天职、仆人式领导、温柔、善良、宽容、多元、民主、圣洁、公义、慈爱、荣耀等等。羊文化的方法论一是以善胜恶,“不要以恶报恶。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不是革命、颠覆、打倒,而是双赢、一起更新;二是从自我悔改开始,从更新自我更新企业开始到更新社会文化;三是公开化社会化主流化。
羊文化的本质是以基督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彰现。思想大师理查.尼布尔(RichardNiebuhr)在他的经典之作《基督与文化》中提出了基督信仰与文化之间的五种关系:基督反乎文化、基督属乎文化、基督超乎文化、基督与文化相成、基督为文化的改造者○4。作为羊文化团队,我们不认同那种将基督与文化隔离、对立的观点,而认同基督为文化的改造者的观点。基督不是文化、但基督必须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达来贯彻、基督不仅希望人心得救,更希望社会文化得到更新。正如庄祖鲲先生在《契合与转化》一书中所写的:神能够转变文化—奥古斯丁、加尔文、卫斯理都属此派—强调,文化虽是堕落的,却是可以被转变的,甚至有可能借神的能力和恩典被救赎。文化虽有污点,但其本质并非罪恶,而历史正是显示神在转化及更新人类文化的实况○5。
也许狼文化、龙文化在大陆的流行,就是上帝为今天羊文化的传播所做的预备。作为文化概念,羊文化容易在国内主流媒体产生反响;作为与狼文化、龙文化不同的文化,也非常生动并且易于受人注目。羊文化可以作为一个能引起广泛关注、并能公开传播的契入点,使文化更新的工作在社会上大范围的开展。羊文化也符合两种文化交流、融合的普遍规律。这个规律,庄祖鲲先生提炼为四个阶段:启、承、转、合○6。启的阶段的问题是:如何使外来的宗教或文化立足于传统社会之中?承的阶段的问题是: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有何契合之处?如何相辅相成?转的阶段的问题是:外来文化如何使传统文化产生补益、提升并创造性的转化?合的阶段就是两种文化经过冲突与协调后达到融合、契合的稳定合一状态。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花了一千年的时间,韩国传统文化在不到200年时间,已经彻底基督化了。它们已经完成了文化转化的所有四个阶段。而中国的文化转化目前处于承、转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找到契合之处、提升、补益并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在2007年11月香港举办的第一届羊文化论坛上,学贯中西的梁燕城博士首先讲了中国的”羊文化”,就是传统的儒道释里面的”羊文化”。儒家强调人的亲情,从人的亲情推出人的和谐。佛教讲博爱,道家反对战争和专权,中国上古也流行过“善、义、美、祥”为特征的羊文化。这些文化当中包容了大量的羊文化理念。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对”羊文化”的理解并不难。但是我们需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谦卑牺牲、真正的爱。梁博士认为,中国所主张“仁”、“义”、“礼”、“智”、“信”的观念都是建立在人道之上,基础不稳固。如果这些不与天道结合在一起,会出现很多反复。中国多年专制也证明了这一点,历史上,儒家、道家都也被歪曲,被利用,里面的”羊文化”的成份,被侵蚀,被狼代替。所以,只有天道的“羊文化”才能成全人道的“羊文化”。天道的”羊文化”是什么?是耶稣基督。唯有基督信仰才能成全传统文化○7。可见,羊文化在基督信仰与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起到一个媒介和过度的作用,使转、承更加有利和有力。
以提出“有教堂的市场经济”闻名的经济学家赵晓先生,也积极支持羊文化工作,他认为羊文化可以作为文化更新的一个过度,要更新传统文化的前提就是先要跟传统交流、沟通、互补,和好、相通之后才能提升与更新对方。赵晓博士非常赞赏包容博爱、以善胜恶的羊文化理念,不主张用对立、压制、批判、拒斥的方式进行文化的对话和更新。在和谐、开放为口号的当下,羊文化也许能在文化更新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我们以羊文化进行文化更新的同时,绝对不能丧失原则,正如当我们强调要走向社会时不能忘了教堂中的敬拜一样,我们一定要明确人类终极的盼望是在基督的救赎里,社会文化的更新必须以此为根基。为此本人写了《基督教儒家化与我们的失职》一文○8。我们在包容的时候,也要以我们的特色来更新传统文化,而非被传统中的缺陷所同化。传统文化到底有哪些与基督教本质性的、有待更新的区别呢?很多学者都有论述,今选有过长期文化实践的赵天恩先生的观点来阐述○9。
赵氏提出七个层面的区别性:超越观、原罪观、救赎观、饶恕、爱的团契、来生盼望、对知识论的修正。1.超越观:中国古人原相信一位超越的神“上帝”,儒家却用“天”将神的观念淡化,发展为理性的道德人文主义,缺乏终极的超越。而基督教正好可以以其无与伦比的超越性弥补传统文化的缺陷;2.原罪观:基督理念使人对被罪玷污的人性,有较实际的了解;遂可发展出一套人人必须顺服的普遍法和社会制度,以控制人类的罪恶;3.救赎。儒家的假设,人可以凭己力达到完美道德,已被证实全然失败;基督信仰最独特的救赎观,是藉由基督的牺牲,改变蒙救赎之人的生命,是“他救”而非“自救”;4.饶恕。传统文化缺乏“无条件饶恕”的观念,没有基督无条件的爱。中国人背负仇恨、不信任及复仇的重担,急需经历神的饶恕和大爱;5.爱的团契。中国人极重视家庭。基督徒却因着与基督联合,享受团契生活,这是传统社会所欠缺的;6.来生的盼望:传统文化缺少来生的盼望;7.知识论的修正。传统文化容易将理性视为最高准则,将科学视为求知之路。基督徒须指出科学方法的有限性,只适用于受造界,不适用于神——神是灵,是造物主。
因此,以基督信仰为核心、整合其他文化理念的羊文化一定要在清晰地把握原则与区别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融合、整合和传播的工作。既要以包容心进行对话与融合,也要以虔敬心在持守原则基础上更新、提升传统,如此羊文化才能担负起文化更新过程中不可多得的职责。
让世间一切的荣耀都归上帝,愿上帝成全他计划中的每个旨意。羊文化在文化更新的过程中,如果能起到一个桥梁或过度的作用,也就尽了我们这些人的天职。正如《马太福音3:11-12》中施洗约翰所说的:“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到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1参见克罗伯等人著《文化:关于概念与定义的探讨》
○2参见《中宣文集》第8期141页,中国宣道神学院出版社
○3参见《中宣文集》第8期154页,中国宣道神学院出版社
○4参见庄祖鲲先生著《契合与转化》79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参见庄祖鲲先生著《契合与转化》82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参见庄祖鲲先生著《契合与转化》82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参见福音时代网站文章《曼德专访(下)》www.gospeltimes.cn
○8参见圣经管理培训网站文章《基督教儒家化还是儒家基督化》
○9参见赵天恩先生著《中国文化基督化》34-37页台湾中福出版有限公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羊文化概念的解释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