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书琴:“生命神奇,不要悲伤”——王科力安息主怀两周年祭
<p></p><p>原创 2015-12-01 ijingjie</p><p></p><p>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p><p>《境界》独立出品【逝者】文| 喻书琴</p><p>2013年12月1日,共识网内容总监、中国政法大学沧海云帆社区主创者王科力弟兄安息主怀,时年31岁。知识界纪念他的文章很多,本文除了缅怀故人,更希望细致探寻其信仰成长历程,透过科力短暂而丰富、软弱而刚强的一生,启迪我们这些生者,如何去爱?如何去活?</p><p><br></p><p>2013年4月,我收到科力的短信,很云淡风轻的一句:“喻师姐,你们现在在哪里聚会?我想过去。”</p><p>我一愣,科力不是每周日都在上在职研究生班吗?那时,我正在焦头烂额地处理父亲在外地买房被骗的法律纠纷,也没顾得上对科力嘘寒问暖,只是匆匆发了聚会地址。</p><p>直到主日聚会那天见面,科力才说出原委,语气依然云淡风轻:“前几天,单位体检,被查出得了肝癌,是晚期……”</p><p>肝癌晚期?科力才刚31岁啊!所有弟兄姊妹都震惊了。</p><p>在法大的理想主义情怀</p><p>科力是我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师弟,不过我是97级的,他是02级的,我毕业时他还未进校,直到2005年底,我在翟运松师弟的推荐下,开始接触红极一时的法大沧海云帆社区BBS,认识了很多还在母校读书的师弟师妹,包括科力,该网站的主创者之一,并记住了他那个与北大学术书店相同的网名:风入松。</p><p>科力少年时代的成长道路其实很艰辛,他来自河南省民权县,儿时家境贫寒,但他非常孝顺懂事,吃苦耐劳,最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国政法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p><p>科力曾在临终前撰文回忆到:“这所大学让我至今感恩,我一进学校就通过贫困生绿色通道获得5000元助学金,后又顺利获得了助学贷款,申请了勤工助学岗位。大学四年的时光过的很快乐。”的确,在这所人文思想活跃的大学里,科力的理想主义情怀得到很大施展空间,开始积极关注民主、法治、自由、建立公民社会等问题,更为沧海社区这一法大精神家园的建设,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至今仍让那一代的法大学子感怀不已。</p><p>2003年12月,他大二时受高中同学荣基弟兄邀请,参加了该教会的圣诞晚会,颇受感动,并做了决志祷告。信仰的种子在他心中开始悄然种下,不过,他的困惑挣扎还是很多,直到2008年左右,在曹志大哥等法大学长的关怀扶持下,他在其他教会慕道、查经直至受洗。那几年曲折的心路历程可从他2009年写的《受洗见证》中窥豹一斑:</p><p>“在接受福音之前,一直在思考很多问题。我是谁?我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为谁而活?我这一生到底有没有价值?……最初接受福音之后,所有的也仅仅是'信',信全能者的存有、智慧、全能,那时,谈不上信靠。在那半年多时间里,对自己跟神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直并不清楚,也不知道耶稣基督的所作所为对自己而言究竟有何特殊意义。这也许就是帕斯卡尔所说,认识上帝但不认识自己的可悲,于是形成了骄傲。上帝心中坐,凡事自己来。这也是后来又远离查经班,任由自己飘荡在荒野之中的原因……</p><p>“这几年里,我也跟大部分人一样,仍然活在自我当中,一心想的是我为什么还不成功?我为什么处处受挫?我为什么贫病交加?为什么这么苦?社会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但却忘了去追问,这里面有哪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哪些是上帝对我们的管教和带领?哪些是人类摆脱不了的咒诅?哪些是上帝想借着这些事让我们更加关注他人?更加爱别人?而不是一再纠缠于自我中心的固执?直到最近,才逐渐领悟到,问题不是出在对神了解太少,而是对自己了解太少……”http://mmbiz.qpic.cn/mmbiz/Tt13uHY7Rke25wJsnzHicPnKNyQtrJtu99b645rEb9icMKDQOSLicPMO3XxdYiaeDBVm40ZNk9rXFARkaTzw2kuePQ/0?wx_fmt=jpeg</p><p>“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p><p>2010年,科力开始来我和荣基弟兄所在的教会聚会,并参加了周间的大学生小组。这个小组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一代,也爱看书、思考、颇有理想主义情怀,还集体讨论过是否要效法特蕾莎修女之类的话题,不过,科力总是安静的倾听,很少发言,话虽不多,但都很有分量,正如肇阳弟兄的回忆:“科力哥平静、内敛、温柔、略带羞涩、但给我的感觉是学识渊博……”</p><p>但科力却对这种“学识渊博”一直保持内省。他在一次小组分享中坦言自己的挣扎:“基督徒在知识、情感和意志上对神的顺服,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我们陷在知识的海洋里,而传统和世俗的道德、情感和人情对我们的影响,以及资本、权力和世俗权威对我们意志的管制,都让我们很难真正顺服于神。这种争战时时刻刻都存在着。”</p><p>他一向是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性格。记得有一次小组开始之前,他气喘吁吁地搬来一大箱苹果爬到五楼送给我们,说是共识网帮助延安宜川受灾的农民义卖,然后在小组中分享了那些灾民的艰难经历。事后,我想把苹果钱给他,他坚决不要,说是自己奉献给小组的。然而,我知道他经济上也挺不容易的。</p><p>2011年9月24日,我们教会的弟兄姊妹欢欢喜喜地为科力举办了婚礼。</p><p>科力的女友也是法大学妹,两人属于校园式爱情,长达6年的相遇、相知、相守,经历过经济的窘困、两地的奔波、情感的磨合、生活的艰辛……两个人在婚礼上分享这些坎坷的爱情历程时,小组那些大学生们纷纷感动落泪。在这个金钱至上的年代,这对八零后年轻夫妇相濡以沫的裸婚式爱情,对更年轻的90后少男少女们是很深的激励。双荣弟兄还特意为他俩写了一首长长的祝福诗歌。</p><p>婚后,科力夫妇继续来教会聚会,那年的圣诞晚会有一个福音哑剧,科力被推选扮演上帝这一最关键角色。他一丝不苟地排练,将上帝的创造、受难、复活、救赎演的非常到位,很多弟兄姊妹都被感动了。</p><p>不过,科力始终没有在教会中担任什么服侍,我倒觉得,他更多的服侍是在职场中。一方面,是他自身的人格魅力,这点已经被他所有的同事朋友高度认可;另一方面是他扎实的人文功底,这从他编辑策划撰写的那些稿件就能看出。正如也曾在共识网工作过的法大师弟运松的回忆:</p><p>“在工作中,科力始终关注着中国民主与法治进程,他主张立即废除劳动教养等不合理的制度,多次撰文为社会转型呼吁。这源自他对同胞怀有深挚的爱。他的爱既体现在善待亲友、同事和邻人上,也体现在关心公共事务、为公民权利以及为弱势群体的权益热心呼吁上,他对公义的追求也是源于这样的爱。”</p><p>看到科力尽心竭力地与他的共识网同仁们搭建这么优秀的公共平台,我也特别感恩上帝在他身上的独特托付。因为圣经说:“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阿摩司书)“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p><p>不过,我自己因为已经弃法从文,文艺气质使然,更关注大时代下个体情感命运的琐碎叙事,所以,反而是科力写的一些小人物故事,尤其是那篇《我也是弱势群体:一位城管队员的心里话——共识网关注社会生态系列访谈之一》,讲述看似强势的城管警察们也有其不为人知的挣扎,让我备受感动,便鼓励他多作一些类似的人物深度纪实访谈。</p><p>后来,科力不怎么来聚会了。我特意去他家探望,小心翼翼地问他是不是觉得本教会牧养深度不够,若真是如此,也可以考虑去其他更合适的教会,但不要停止主日……</p><p>科力倒是很诚恳地回答我说不是,只因为自己希望在职业生涯发展上有更大突破,报了一个法学的周末在职研究生班,与主日聚会时间有冲突而已。临走时,我只好鼓励他:“那你就每天多读圣经,多听赞美诗吧……”</p><p>就这样,他近1年左右没来教会,直到被查出患癌症之际。而检查的这一周,2013年4月23日,他还在自己的微博上刊发了圣法兰西斯的一段话:“使我作和平之子,在憎恨之处播下你的爱,在伤痕之处播下宽恕,在怀疑之处播下信心。在绝望之处播下希望,在黑暗之处播下光明,在忧伤之处播下欢乐。在宽恕中我们便得赦免,在献出时我们反有所得,在死亡时便进入永生。”</p><p>“和生死大事相比,其他都是小事”</p><p>得知他患病后,我和丈夫立刻去他家探望,去之前很紧张,不知该说什么。倒是科力从容微笑着,热情张罗着,完全不像癌症晚期患者的心境。我不由得面带愧色的感叹道:“最近我家人被卷到一买房欺诈纠纷里面,我们这段时间真是被弄得心烦意乱……其实,与你的病情相比,我们这些事算得了什么呢?”科力则还是云淡风轻地笑:“是啊,有人说,和生死大事相比,其他都是小事。”那时,我便直觉他似乎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准备。</p><p>他的确做好了准备。实际上,4月28日,他就立刻给原教会牧者写了这样一封信:</p><p>“上周公司体检,我被查出肝内有肿块,经过这几天的CT检查和AFP等指标化验,确诊肝癌,医生认为已属晚期。我已坦然接受现实,跟妻子心里都很平安。知道结果后,我们第一时间转向主,向主认罪悔改,也求主赐平安的灵在我们心里。您以前是我的牧者,从您那里受益良多,所以想应该尽早告诉您此事,我一直比较软弱,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也导致不愿跟太多人有亲密的关系,怕离别时难以告别。这次事件反倒让我彻底放下,心中坦然。为此也特别感谢神。最近几年灵命衰退,远离躲避神,这次回转,反倒是神救了我……求主让我顺服他一切的旨意,让我妻子内心有平安和信心。”</p><p>可以说,科力知道自己患癌症后,心灵的确受到极大的震撼,但这种震撼不是让他走向怨天尤人,而是走向自我省察。7月18日他曾这样写道:“……我不知道我余下的日子还有多少,但此时此刻,我为我遭遇的一切深深感恩,它虽然让我经历苦难,但我得到的更多……上帝分明让我们过有节制的生活,过洁净的日子,并且因为这样的疾病,常常思想人生的意义,不要庸庸碌碌的过日子,而是要活的更有意义,更加正直、公义、富有怜悯的心肠。苦毒怨恨只会毁了自己,也辜负了上帝让我们经历的这一切。”</p><p>“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p><p>7月和9月左右,我又去他家探望过两次,和科力的母亲及叔叔有些交流。科力经过慎重考虑放弃了化疗,但也很积极配合其他行之有效的疗法,注意饮食起居、锻炼身体、保持平和心态……一方面,他并不放弃求生和医治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他把最终结果都坦然交托,靠着主复活大能的应许,放下了对死亡、对“被孤立、被遗弃、被别人看做是被咒诅的人”的恐惧。</p><p>但说来非常亏欠,我作为法大学姐,对他临终的属灵关怀很不够,倒是科力好友,法大师弟运松,在那几个月中一直持续探望他,勇敢而坦诚地和他探讨苦难、十字架、爱、自由、救赎、天国等话题。我相信,聊得越多,追问得越深,他对这位受苦并复活的救主的认识也越清晰。</p><p>终于,在11月22日,科力在微博中发表了那篇被广为流传的《病中絮语》,开始第一次公开宣告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并表示“最最希望借助此文使更多读者来思考永生和认识上帝”。</p><p>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他最后的文字:“得知患了癌症之后,我的恐惧大概持续了30秒钟。然而上帝早已把平安放到了我的心里,爱里没有惧怕,靠着爱,我们能胜过疾病的咒诅,能胜过恐惧的权势!最后想说,不要对离别太过悲伤,也不要对生命太多沮丧,因为我们对生命一无所知;更不要对上帝太早失望,因为我们对上帝的旨意还知之太少。”</p><p>当然,但这并不意味着,面对死亡科力就没有痛苦。虽然,心灵上的痛可以通过超越生死的信仰来坦然面对,但肉身上的痛的确需要一点一点捱,一点一点煎熬,一点一点与那些深入骨髓血液心脏的病魔抗争。</p><p>记得那段时间,他依然拖着虚弱的病身每周日去教会,每坐一小会儿就得站起来休息,等到聚会结束后,他便会分享自己最近的病情进展。于是,大家会围成一圈,为他迫切地流泪地祷告。</p><p>随后我们建立了一个本教会的“为科力祷告”微信群,借助 7x24小时祷告链,有的禁食代祷,有的通宵代祷,有的把自己每天的代祷感动发在群里,以激励科力与病魔作战;其他教会许多的弟兄姊妹也很热心关怀,宋嫂还建立了一个跨教会的“癌症在我身边”微信群。科力成为该群第一个被关怀,也第一个被送别的患者,而至今,这一临终关怀群已经上百人了……</p><p>最后一次的主日,科力对大家分享说前夜疼的特别厉害,躺也不是,趴也不是,侧卧也不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哪怕连一分钟的觉也睡不了。可是,即使他这么述说时,也没有任何焦躁或自怜的情绪,他只是觉得特别虚弱,祈求主让他有勇气和力量面对病魔。几天后,也就是11月1日,他被送往302医院。</p><p>“我心里平安喜乐,我要睡了”</p><p>在他住院之后,离世之前,我最后一次去探望。那天,我特意带上大学生小组的慕道友韦建军。建军也是学宪法行政法的高材生,也曾在我推荐下去共识网实习过。这段时间,他自觉因为毕业找工作,面对各种选择感到盲目和迷失,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我想,建军对科力一直很仰慕,或许,见科力最后一面能对这个年轻大学生有所启发吧。</p><p>在前往医院的公共汽车上,我和建军一直在探讨生命和死亡、此在和永恒等问题。到了302医院后才发现,科力已经非常憔悴,虚弱得几乎无法说话了。</p><p>但科力见建军来看自己了,还是强撑着精神,断断续续地对他说:“我也不用多说什么……你看见我这个样子,就应该很清楚了……世界上这些功成名就、雄心壮志都靠不住……都会过去……你要好好信靠主……主才是最终的盼望。”顿了顿,又说:“其实,道理很简单,一点不复杂。”</p><p>科力指了指自己:“这个道理,我知道的。”又微微看了看建军:“你知道的。”最后又微微望了望我:“喻师姐也知道的。”</p><p>建军鼻子一酸,点了点头,忍着泪水说要出去走走,然后,一个人在走廊那边,默默的抽泣。事后,建军说,科力哥让他明白了什么是爱的真谛。</p><p>屋里只剩下科力和我。听到科力此言,仿佛是临终遗嘱一般,又仿佛是临终托付一般,我也忍不住,还是泪流满面。而科力却平静地安慰我说:“喻师姐,你放心,我里面,”他指了指胸口,“一直有主的平安。”</p><p>即使在弥留之际,科力依然以他看似虚弱实则刚强、看似衰残实则丰盈的生命在安慰别人。这一点,不止是我,不止是建军,也是其他很多弟兄姊妹提起过的。林小单姊妹比我更晚几天去探望了科力,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p><p>“他比从前消瘦,让人心疼。本想着去探望病人,要使病人得主的安慰,可是当我看见他的时候,我心里就觉得极其的软弱,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为他祷告,他看起来虚弱的只剩一口气息。后来在弟兄姊妹的代祷结束时,科力开始用他能发出的声音向神祷告。他的祷告里除了赞美和感恩之外,我隐约听见他说:‘主啊,现在很多人可能都软弱了,但是主啊,我知道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孩子不怕死亡,求主的旨意彰显……’在病房中,我第一次被病人所鼓励和安慰,我知道那是主的荣耀在那时向我们显现……”</p><p>据悉,去世前一周,科力把家人从医院全部“赶”回家,只留妻子陪床。他担心自己去世后,妻子会遭到自家那边村里亲人的误解,于是录了一段视频告知亲人们,这些年妻子对自己照顾的很尽心尽力,要好好恩待她。视频的最后,他又鼓励亲人好好信主不要悲伤,他引用圣经经文说:“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并伸出弱而有力的手,做了一个代表胜利的V字手势。</p><p>最后,早已不能下地的科力执拗地提出非要去病房的洗手间,在洗手间狭小的空间里,科力说道:“我就想在一个只有你和我的空间里,跟你告一个别。”然后伸出手抱住妻子。他很虚弱,但很努力地抱着,两人哭了很久。</p><p>回到病床上,科力侧卧着擦干眼泪,对妻子说,“我心里平安喜乐,我要睡了。”这是科力说的最后一句话。http://mmbiz.qpic.cn/mmbiz/Tt13uHY7Rke25wJsnzHicPnKNyQtrJtu9wfJsA8HQjIHzPO74jayrJwCCYrWwmOo9dyql1uA223HHLL5VdyH3Hg/0?wx_fmt=jpeg</p><p>“他背起了生命的十字架”</p><p>2013年12月1日,是一个主日。北京已进入阴郁的寒冬,但那天早晨出现了冬日罕见的金灿灿的阳光。早晨9点30分,科力经抢救无效,在弟兄姊妹祈祷声和唱诗声中,告别我们,安息主怀。</p><p>12月3日初冬的清晨,在八宝山的梅厅,我们教会给他举办了追思会。那天来了很多很多的人,有我们的弟兄姊妹,有法大的校友老师,也有公共知识界的人士,大家捧着花,流着泪,排着长长的队,一直延伸到会场的门外。</p><p>其实那时的科力不过是一个30岁出头的青年,有那么多的人,在那么冷的天,赶那么远的路,来参加他的葬礼,相信大多都是被科力有信、有望、有爱的生命力量所感召。</p><p>正如周志兴先生所言:“甚至在生命的危急关头,他也是想着别人……他走过的三十年,长过有些人的70年80年。”也正如张千帆先生所言:“他追随基督背起了生命的十字架……他对生命的担当本来应该是一种做人的常识,只可惜在当代中国社会,这样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了!”</p><p>那一天诗班唱了四首歌:《主里安睡》、《再不久》、《光明处所歌》、《金色黎明》。其中《光明处所歌》是科力患病之后最喜欢听的一首。</p><p>既无愁云/也无疑雾/圣城气爽天清朗/光辉太阳/永远中天/乃是义日常明亮/不需夜间休息养神/毫无辛苦无悲伤</p><p>今日我之柔弱身躯 /他日将显大荣光 /靠主能力/自由健康 /使你更美更刚强 使你快乐/使你勇敢/主之帮助永无疆</p><p>你当奋勇/心意欢然/将你责任好担当/待到工作既经完毕/接受主赐恩无量/服事羔羊/大有尊荣/常沐恩光欢乐长</p><p>需要不断被提醒的我们</p><p>科力离开后,他的妻子将科力生前大部分的藏书都奉献给了教会,随后又挪移到我家书房的书架上,我定制了一枚“科力纪念”的藏书章,希望能将这些书送给关注公共事务且敬佩科力的法大校友。愿有心者读之,有缘者惜之。</p><p>他的妻子又送了我一本共识传媒集团内部编撰的纪念文集《永远在金色黎明里》。里面的纪念文章来自他的同事、朋友、读者、网友。而今重新一篇篇读来,对科力在共识网所彰显的宝贵品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令我潸然泪下。而文集的封底,则是科力在患病期间反复劝勉大家的那八个字:“生命神奇,不要悲伤。”</p><p>我想,科力已经借着自己最后的人生岁月,荣耀了他所信靠的那位神,感动了他所接触的很多人。而今,他打完了当打的仗,跑完了当跑的路,息了自己的劳苦,被主接到那光明所在处,必有公义冠冕为他存留。而我们这些弟兄姊妹,在世的使命还未完成,务必刚强壮胆,继续奔跑天路……</p><p>转眼,科力已经走了两年,红尘依然热热闹闹,我们也依然熙熙攘攘。我曾这样在日记中感慨道:“如果连身边那么近的亲人和朋友的死亡,都没有带给我们生命的震醒和改变,没有带给我们对福音的迫切感,我们真就白活了。而实际上,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经常在惯性的忙碌和怠惰中又忘记了他们,需要被不断提醒……”</p><p>于是,我也真的被上帝不断提醒着,前年,31岁的师弟科力走了;去年,53天的小侄女秋雨走了;今年4月,36岁的同学福伦走了,今年10月,44岁的女友郭姐也走了……那么,还未走的我应该怎样更尽心、尽力、尽性、尽意地为着主的救赎大爱而活?实在是亏欠!</p><p>鲁迅先生在纪念老师藤野先生时,曾这样写道:“……只有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p><p></p><p>的确,每次我看到书架上那些满满当当的科力藏书时,也是这样的感觉,仿佛看到科力安静、谦逊、淳朴、温厚的表情,虽然他没有说过任何抑扬顿挫的话,但同样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http://mmbiz.qpic.cn/mmbiz/Tt13uHY7Rke25wJsnzHicPnKNyQtrJtu99GmXJ59zB4wAOTjm70OvW4zFk3aOqtUicduXVqtzwRXI5Cmibd0X1DNA/0?wx_fmt=jpeg</p><p>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p><p><br></p><p></p>
页:
[1]